拔腿就往亚答屋方向飞奔,希望在太阳下山前能见到病人家属,否则就摸黑回家了。皇天不负苦心人,几经辗转折腾,总算找到病人家属。任务完成,如释重负,心安气平,踏上归途。这趟家访真是苦了问路人,又有多少人能体会这种苦?唯有当年问路的社工了。

再往前走,发现有一名脚踏车骑士过来,心里祈祷,希望这回遇上贵人。果然不失所望,骑士说某号有两间,一新一旧,新的是锌板屋,旧的是亚答屋,两者相隔一公里之遥。天呀,上天好像有意刁难问路人。念头一转,只好用最原始的“地甘”(博运气)一博了。忙从裤袋里掏出一毛钱,往高空一抛,钱一落地有了指示:亚答屋。

记得有一次到林厝港路某号做家访,尝尽苦头。林厝港当年是穷乡僻壤,无名乡道和分叉路犹如手掌纹,屋子纵横交错分布于深山丛林中,屋子号码如跳蚤一样不顺序排列,四处野草高于人头,处处是烂泥路、池塘和坑沟,每做一趟乡下家访,一双鞋子也成了“乞丐鸡”(用泥巴包裹烘烤的鸡),沿途还不时遭野狗出没攻击;人烟罕见,迷路时,想遇到一个过路人问路解救,也是可遇不可求。

古早家访中,也尝尽不少苦头。虽然有祖传信条可循,但明确指路人不多,一般是怀着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的心态,向问路人指路,更有的是敷衍一下,东南西北胡乱地指,结果是害苦了问路人。

来到一条无名小径交叉路口,好不容易遇到一名挑夫,裸上身赤着脚,一条宽大唐山裤,汗流浃背,挑着两担沉甸甸的红毛丹赶路。向挑夫问某号屋子时,挑夫卸下挑担,趁机歇脚一下,深思良久,然后指东再划西,说是到了某处再左拐右弯,越过篱笆,再穿过一条小溪,直下斜坡的岔口右边就是了。听后,满头星斗,人也懵晕了。走了约两公里路程,“指路图”不灵呀,还是徒劳。再往前走,又遇上一名老妇人,说得劈里啪啦响,就是听不懂她在讲什么语言。本想打退堂鼓,打道回府,再想,既来之则安之,岂有空手而归哉,白白折腾。

古早家访年代,出门只能靠问人,若不肯开口,懒得开口或不好意思开口,肯定是寸步难行,吃尽苦头,得不偿失。当年就靠母亲一句金玉良言:路在嘴边,只要肯开口问,绝对有路。做家访时不忘此信条,终生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