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荔英其他中秋主题类似构图的静物画大同小异,分别只是细节的取舍与物品摆放的秩序位置,有的增添一个大公鸡造型的灯笼,有的多了八边形灯笼,有的干脆让小鸟、兔子与八边形灯笼济济一堂。张荔英这些画犹如荷兰画家维梅尔呈现日常生活的一面,容易引起共鸣,古今对话。

我对猪笼饼味道忘光了,不想回头再品尝。倒是喜欢酸甜多汁的柚子多于传统口味月饼,只是很可惜,好柚也难寻。

我不爱吃香甜的月饼,但月饼已是中秋节最重要的物质文化符号,团圆聚会的美食主题。

无酒不欢的我,也喜欢融入酒味的月饼。莱佛士酒店以莲蓉夹香槟巧克力心冰皮月饼闻名,口感均衡优雅,今年还推出蝶豆花琴酒香兰香茅和百利甜酒松露巧克力新口味。苏格兰单麦威士忌格兰菲迪(Glenfiddich)与海天楼中餐厅的四方形冰皮月饼小巧可爱,抹茶冰皮融入18年威士忌的巧克力心,橡木桶与焦糖味的酒香格外浓郁。中秋礼盒设计愈发有巧思,麦卡伦(Macallan)威士忌的圆桶形礼盒有嫦娥奔月,与兔子相守的六面形纸灯笼,灯一亮,中秋气氛就来了。

今年中秋,几个亲戚提前一周来家里小聚,吃月饼,喝喝茶,说说话,实在舒服。

无肉不欢的我,很喜欢沪式月饼的热腾腾肉感。摘花需趁早,“嬿青私房菜”的“小鲜肉”月饼得趁热或烘热后吃,包裹在酥皮中的猪肉馅带几分韧,饱满肉汁透其间。麻辣小龙虾月饼也很一振精神。

天暗压,羽球场上,一群儿童兴奋地点灯,提灯走在乡间的小路。那时候的天空,明月格外圆,因为没什么路灯,手提纸灯笼的那一点点火光闪闪烁烁,照亮了一路的黑暗。长大以后,尤爱璀璨灯节灯会的流光溢彩。今人有很多憾事,本地的灯节规模越办越小,水平愈发下滑是其一。疫情期间更无灯会可赴约,徒留惆怅,难怪,人人唯有寄情于月饼。

“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梦梁录》,属于市食点心,四时皆有。中秋的吃食为瓜果、美酒等,未有月饼,直到明代,月饼与中秋挂钩。田汝成《西湖游览志》载:“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馈,取团圆之意。”清代已有详细记述月饼制作方法的书籍。今天的月饼推陈出新,五味杂陈,说中秋节是“月饼节”,并不夸张。

我国先驱画家张荔英画过至少五张中秋月饼的静物油画,我将其中一张去年曾创拍卖纪录的《中秋节》贴在社媒上,祝贺面簿朋友阖家平安。此画作于1960年代,构成中秋节基本元素的,以传统月饼(如广式黄蛋莲蓉月饼、潮式扁平月饼)为主打,并以悬挂的三只猪笼饼(又名猪仔饼)、绳袋包裹贴上红纸的柚子、金鱼造型的灯笼点缀,庆节的色彩与欢乐的气氛跃然桌上。

我不爱吃香甜的月饼,但月饼已是中秋节最重要的物质文化符号,团圆聚会的美食主题。

我之所以爱中秋,不外乎童年提灯的记忆太深烙于心。儿时所提的不是张荔英画中那种透明的玻璃纸灯笼,也不是时下流行的电池灯笼,而是一拉就伸展开来的传统折叠式纸灯笼,色彩缤纷,花草图纹耐看。点上蜡烛的纸灯笼,万一不小心烧了,格外好看,让中秋多了一点仪式感。在甘榜的儿童也巧用牛奶锡罐充当灯笼。

作为媒体人,“过节”时间比正式节日提早许多,过中元节时,中秋月饼已陆续送到。

亲戚预订带来的“美珍香”苹果木黑猪肉干月饼与去年一样惊艳。方形月饼黝黑中带点金色,猪肉与酥饼真是美妙的组合啊,西班牙伊比利亚黑猪肉干带美国苹果木的炭烤香气,融入核桃仁、杏仁、腰果、瓜子仁、芝麻仁与莲蓉,馅料丰富脆口,与同样有烟熏味的武夷岩茶配搭宜人。这种肉干月饼与泥煤味的威士忌更是绝配,可达到双重烟熏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