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她的铁皮礼盒真的很有趣,左上角有个圆月,嫦娥风姿绰约地俯瞰人间,右下角便有桃花丛中的杏花楼,大概是嫦娥也爱杏花楼月饼的意思,朴素传统,言简意赅,近百年来不靠颜值只靠内涵。

多数人不会理解为何上海在中秋排队买鲜肉月饼,咸口月饼似乎也不被多数其他省市的人接受,但是上海人就是刮风下雨漏夜排队也要吃上一口鲜肉月饼。鲜肉月饼,酥皮最为考究,一层油酥一层皮,全部由老工艺的继承人手上功夫拿捏,烤出来的酥皮入口即化。再配高质量的黑毛猪肉,制作出来的月饼烫嘴也好吃!

在古代,包括上海在内的江南地区,要吃芋艿和毛豆。中秋节被老上海称为“八月半”,《上海县志》里曾记载,八月半是芋艿、毛豆的生日。两种食物寓意吉祥:豆荚里的一排豆子排列齐整,象征兄弟姐妹团结;芋艿以球茎繁殖,子芋依附在母芋周围,象征阖家团圆。

吃过不少新潮的月饼,也打卡过各大网红花样,然而,忘不掉的还是记忆里的那口老味道。我成长在上海,喜欢吃的甜口月饼有玫瑰豆沙和椰蓉月饼。杏花楼的月饼与苏州的月饼不一样,是用半醒的发面为皮,烘烤制作,上海人就把杏花楼月饼叫作“广式月饼”。以前,杏花楼月饼主要有豆沙、椰蓉、莲蓉、五仁,后来增加金腿(金华火腿)等,直到今天,这几种口味仍然是杏花楼月饼的主打产品。

上海人做鲜肉月饼的思路亦异曲同工,个中透着一点海派式的顽皮,你们吃甜的,我偏做点咸的,你们喜欢大的,我偏做成小的。

另一种传统上海老味道就是椰蓉月饼,同样是从小吃到大的味道,杏花楼的奶油椰蓉做得非常细腻,椰蓉的奶香在鸡蛋和黄油的加持下更显香醇浓厚。我常常在本地市场找椰蓉月饼,但是港式月饼还是以莲蓉为主,似乎没什么人家制作纯正的椰蓉月饼。椰蓉的感觉很高雅,不甜腻,口齿留香,配清淡的茶更适宜!

近年来,文创月饼、各互联网企业月饼等在网络社交圈中赚足眼球,说明月饼不仅是单纯的应节食品,其文化属性越来越强,通过创新激活消费欲望,符合年轻消费者自我表达的价值诉求。“创新月饼”打破了传统月饼的固有印象,通过增添多种创意设计,赋予了潮玩元素,给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生机。

月饼是中秋的礼物和情谊,年复一年食品和礼品包装的历史发展,是商家的月饼之战也是包装之战。我至今用的日常首饰盒便真是往年的一个月饼盒,粉红缎面色彩娇嫩又配上精致小抽屉,好像期待尝月饼更是期待月饼盒的包装创意。想起小时候,妈妈用的针线盒就是上海著名杏花楼月饼的铁皮礼盒,估计很多上海人家都会有一个,那种感觉真是一样的。

一整个的玫瑰豆沙月饼真的嫌多吗?一切四,一切八,说着话喝着茶,大半个不知不觉就吃光了。玫瑰豆沙是经典口味,用大红赤豆磨出来的豆沙香气馥郁、绵软细腻,加入糖玫瑰后虽甜但独有一份清香。豆沙和略苦的抹茶是绝配,绿茶的清新溶解了甜腻又增加了豆沙的香气。

已是三年都没有回家,中秋赏月品茶吃月饼,静等,期待!

朋友问我,这年头到底月饼是为了送礼还是自己吃的?恐怕任何年代都有这个问题。

众所周知,月饼的原料就是面、油、糖。后来馅子丰富起来,除了豆沙,还有五仁、百果、莲蓉、椰蓉等,万变不离其宗,都还是甜的。上海人做鲜肉月饼的思路亦异曲同工,个中透着一点海派式的顽皮,你们吃甜的,我偏做点咸的,你们喜欢大的,我偏做成小的。因此,鲜肉月饼其实就是中秋时节的一种时令街头小吃,也就是每年中秋节前的十几天功夫有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