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哀伤情绪都要得到适时的释放和疏导,才可以避免任何病理性的哀伤反应。
所罗门王在《传道书》写道:“天下万物都有定期,凡事都有定时;生有时,死有时……哭泣有时,欢笑有时;哀伤有时,雀跃有时……”既然我们都是“向死而生”地活着,对自己和亲人的死亡就该有所准备和预期,这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遗憾及随之而来的哀伤。既然哀伤有时,它终竟会过去。因此,那些还在流泪谷挣扎的丧亲者务必带着盼望,期待雀跃时刻的到来。
哀伤辅导学所倡导的理论是:支援者要允许哀伤者在流泪谷徘徊一段时间,不要催促或者逼迫他们快点走出来。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纵容他们永远沉溺在流泪谷里,而是要尽量给予他们充裕的时间去尽情地宣泄悲伤的情绪,直到他们有能力走出来为止。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守孝三年的民间习俗,这个习俗恰恰反映出旧时代的人对哀伤处理的重视。它给予人们充足的时间来排遣内心的哀悼,调节情绪及适应亲人离世以后的生活,这是非常有智慧的做法。
家父去世以后,我在居丧期间最常收到的慰唁是“节哀”二字。虽然明知别人是一片好意,但我心里还是有所抗拒。我始终认为,哀亲者所需要的劝慰不是节哀,因为节制哀伤绝对不是应对亲人离世的一个好办法。一再地压抑哀伤只会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的影响。轻则情绪抑郁,对人生没有盼望;重则积忧成疾,郁郁而终。
年少的时候看古装连续剧,每逢听到剧中人物以“人死不能复生,请节哀顺变”来安慰丧家时,就觉得那样的慰唁既生硬,又敷衍,且缺乏温度。年纪渐长以后,发觉有人的亲人去世了,周围的人似乎也只有那么一句话可以说:“节哀顺变”。
“节哀顺变”是出自《礼记·檀弓下》:“丧礼,哀戚之至也;节哀,顺变也。”,是用来慰唁死者家属的惯用语,意即丧亲者要抑制悲伤的情绪,顺应变故。一直以来,我对这句慰唁很不以为然,更不会以它慰问他人。作为一个局外人,我有什么资格劝说别人节哀顺变?亲人离世的痛苦不是一句节哀顺变就能结束的,节哀顺变真的好吗?
面对丧亲之痛,人们大可嚎啕大哭一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哭泣是一种健康地宣泄情绪的方式。丧亲者所面临的种种负面情绪,如震惊、悲伤、愤怒、恐惧、遗憾等都可以通过哭泣得到缓解的功效。然而,很多人都抗拒哭泣,认为“哭泣是脆弱的表现”,“哭解决不了问题”等等。这些观念就像一把无形的枷锁束缚了我们哭泣的本能,以至于我们该哭不敢哭,想哭不能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