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举惊醒蛟龙手,乱粽击穿屈子头!
上期文章说端午和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其实并无关联,因为端午是长江流域百越先民在屈原诞生前的远古时期就已经订立的祭龙日。至于端午节还有哪些事儿竟然也同样和屈原无关?且听这回分解。
晋周处(约236-约297)《风土记》所言及的“俗以菰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于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一名糉(zòng)粽,一名角黍……仲夏端午,烹鹜角黍,进筒粽……”,倒是熟口熟面,不但做法似曾相识,连叫法如“糉粽、角黍、筒粽”也和“粽子”相近。问题是:“粽子”姗姗在古代文献第一次亮相的这会儿,屈原早已“葬身鱼腹”最少520年啦。因此,传说中的“投粽为保屈子身”,肯定是后代文人对历史又一次美丽想象后的添油加酱。
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屈原所处的战国时代,“粽子”还没造出来!汉代《礼记·曲礼上》篇中所记载的“苞苴箪笥”,有人硬说那就是粽子的原型。据考证:“苞苴”本指“以草苇包裹鱼、肉”,而“箪”是圆的竹筒饭、“笥”则是方的竹盒饭。话说孔老夫子最中意的爱徒颜渊,不正是凭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而获得老师高呼“贤哉,回也”才流芳百世吗?其中的“箪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兵士们随身必备的行军口粮——便携式“竹筒饭”。至于“箪笥”的材料和腌制法,2016年本栏拙文《鲊、鮨与寿司》也已论证过日本寿司其实源自中国的箪笥,此处便不再赘述了。总之,无论“内容”或“形式”,“苞苴箪笥”都和“粽子”相去甚远,不可混为一谈。
误会最深的恐怕非粽子莫属了。这不会是误会吧?小学的黑板都是这么教育孩子们的:为了保护爱国诗人屈原的身体免受鱼虾损伤,楚国百姓们纷纷将粽子投入汨罗江。
常常我都开玩笑地对莘莘学子们说:屈原投江后,被凉水激发了灵感,正准备游上岸把一首绝妙好诗留给人间,却硬是被一摞又一摞的粽子给打压回江底,死得极其冤枉!有诗为证:
第二大误会是龙舟捞尸。东汉《事物原始》曰:“竞渡之事,起于勾践(约前520-约前464),今龙船是也。”同为东汉的赵晔《吴越春秋》亦云: “起于勾践,盖悯子胥之忠作。”可见龙舟竞渡历史悠久,后来才逐渐发展并丰富成包含水下请龙、祭龙仪式、安龙头尾、游龙和收龙等项目的节庆。根据最早的“龙舟竞渡”图形——即1976年出土自浙江宁波市鄞州区云龙镇甲村的“羽人竞渡纹铜钺”,我曾大胆推测:这极可能是越王勾践操练水师的军事活动。请问晚于吴越争霸两百余年的屈原,您捞得着吗?
苞苴角黍箪笥筒,汨罗江边抛掷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