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让心眼变成了“新眼”,时时练习以新的目光看待人事物,成见减少,也就有了欣赏之眼。

我很庆幸,我们无法控制时间,这样便能在无助、迷惘、烦恼的时候,将自己交托给时光与岁月,带着我流过生命之河,让自己与时间节奏再度相结合…… 于是从中寻回一些些的力量,得到一些些的慰藉。

我们的生活节奏缓下了,时间也显得慢腾腾的,这段日子特别适合悠悠荡荡地过活。无事时总爱往外出走,看水色变化,看浮云飘荡,看鸟儿在草丛中展翅坐着静静晒太阳,听树叶在风中的各种叹息。所谓众生,就是万物以不同的时间节拍在世上组成交响乐的意思吧。

每一次练习观事观物,练习“又见”,都是在刷新自己对世界的认知,都是在任心眼重新发现。时时练眼,让眼睛清澈澄明如孩子尚未入世的眼,以无染的孩子之眼看世界。这么一看,原来这个世界没有“重复”这回事,原来每一刻当下都是独一无二的,或者说,原来这个世界总在一次一次的重复循环之中以崭新面貌呈现自己。

每每提及时光与岁月,大家在欢声乐语中,眼里都会流露些许迷惘。时间毕竟是我们永远无法彻底明白的现象,就如人类解释得了风和雷电之现象,甚至能够利用它们,却依然无法道出风和雷电的意义。但风起就享受风,雷电交加时就好好躲起来吧,时间这回事,必然也不复杂,我们对于时间的又爱又恨,实则是接受不了自己想要掌控时间的欲望。

曾听有人坦言,感觉自己在艺术创作中无法创新,停滞不前,且因不知如何前进而烦恼异常。于是导师建议他放下追求创新的执着,专注地重复眼前的事。导师语气平和,若有所思:“迷惘时,就重复吧,好好地与所谓的一成不变共处,在重复中,必然会产生新意。”

但时间并未停下。两年下来,日落月升,孩子们长大了,身边的年轻人们毕业了,长辈们添了几许白发,日日见到的树经历了一遍遍的花开花落,沧桑一些些了……自然界的时间并没有缓下,不曾停下,如抽刀断水阻不断。

关于时间这回事,这应是最令人深思动容的话了。

大伙儿们相聚,话题总会提到“时间怎么过得那么快”“时间都到哪里去了”。每次提及,总会知道自己生活充实,且日日忙碌,但记忆被薄雾笼罩,过往琐事变得模糊朦胧,所有细节失焦,于是时间也就真像是过得快,消失得快,自己也就会和大伙儿一起点头,说是啊是啊,时间都到哪里去了,这么说时,心里就浮起微微的焦虑感,对无影无踪的时间又更觉得茫然。于是大家总会开始讨论,年龄的增长是否影响了我们的时间观,科技的发展是否扭曲了我们对时间的感受,我们是否随着年岁增长肩负了更多责任于是无暇享有时间……

大家每每想起过去的两年,总也会开玩笑,说在疫情蔓延的岁月里,时间停止了,日子消失无踪了,难怪总觉得依然年轻,多好啊。疫情肆虐之时,我们把封城期间称为“阻断”,纽约把封城称为“暂停键”,其他国家也对封城有不同的形容,人类生活的步伐缓下来了,大家对日子的概念变得不一样了。

“又见”,让心眼变成了“新眼”,时时练习以新的目光看待人事物,成见减少,也就有了欣赏之眼。以“新眼”看人,自己的姿态不同了,对方往往也会有所改变。

原来选择怎么看人,也是在选择你理想的世界。你眼中有高低之分,他人自然也如此表现;你能信任人,他人行事自然也会使你放心。

一旦慢下,容易觉得单调无趣,并非人人都能有此耐心。只是我在一遍遍地看水看云之际,渐渐发觉,看着一再重复的事物,久之,便能见着变化,便能见着新意。这一看再看,静静地看,一如“观”字拆开来以后的“又见”,不关乎事物本身,而是观者自身如何能够一见再见,在一遍遍的“又见”里体会世事的无常变化。

我们以经济思维看待时间,才让时光有了机器般的动感,实则那不过是我们的一厢情愿罢了。我们的时间观与经济紧紧相连,我们与生俱来的时间节奏是否已经与大自然之时间节奏脱节脱拍了?而这又意味着什么呢?真是值得让人深思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