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大浩劫的冠病疫情,使大环境陷入计划不敌变化的困境,让人倍感压抑与不安。事实上,凡夫俗子如我辈,无不深受折腾与面临挑战。与此同时,这场大瘟疫也重新定义了“正常”,漫漫疫情导致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的改变,似乎让人身心疲累,无所适从。
养心不如静心,静心莫如读书。”专注阅读充实了精神,而勤作读书笔记,则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换言之,“静生活”不仅让我们享受简单生活的美好,也是别有滋味的生活风格。
《礼记·大学》:“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静者心定,静者自得。“静而后能安”,心境自然安宁平和。静静地生活,既是一种哲学,也是一种艺术。意即随心生活却不苟且,心灵自由而不受限。再如庄子所言:“万物无足以挠心者,故静也。”人生如品茶,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当中难以言喻的空灵味。
心的优质活动之一。除此之外,静读静写也是“静生活”的基本元素。常言道:“
就一般日常的“静生活”而言,静坐冥想,仰望天空,漫步观景,室内运动等。就如周日早上10点8频道播放的“健康那些事”,正是静中取得平衡,有益身
深层反思,何不把冠病疫情的逆境当锻炼,学习适应改变,培养心理韧性。即面对、反思、调整、改变。无论如何,迈入人生下半场的你我,尚能安康地过着“静生活”,确实何其有幸!此时此际,且让我们乐观地想:“生活值得期盼,因为世事难料。”
在此且以年逾六、七十岁的乐龄族群为例。年长者足不出户的居家防疫,为已为人的尽量不外出,无疑是生活习惯的一大转变。这种百般无奈自我禁锢的生活,又该如何过好当下?其中不乏豁达者自嘲道:“想法很简单,活下来就好。”
无庸讳言,静修修静、静思静省的“静生活”,犹如闭关修行。而别具一格的静静地生活,乃是一种选择。这当中或许先是无奈地忍受,随之只好欣然地接受,而后视为生活中的另一种享受。总之,“静生活”不仅可以令人清心,宁神、专注,甚至还是灵感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