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刮起一片网购潮,我这条街邻居们的网购能力都不相上下,屋外车笛声响起,八成是外递送到。9月开始通勤上班后,家里的白米已经受潮长米虫,厨艺有待下一回磨炼。网购这事却还在持续中,前几天又送到两箱日常用品和食品,包括一大卷用透明胶纸包装的卫生纸,还真不怕没人不知道我家又上网买了什么。
家里的口罩有蓝、青、紫和白色几种,都是网购而来。每天外出前选一款搭配服装,这是这代人对抗瘟疫的集体仪式,刻成这段“疫”起走过的岁月印记。
向来对下厨没太大兴趣,住家附近越开越多食肆,想吃什么都有饿不了肚子,实在不用自己开火。然而随着疫情施行的行动管制令,堂食不允许,10公里以外不准去,这才开始了几乎每天开炉煮两餐的日子。以往一包10公斤白米吃上半年有余,行动管制期间,三口人一个月就消化了一包米。
十年前搬家后再也没有聘请家庭助理,平时外食或简单煮两道,厨艺真有长进全靠行动管制令,还有网络视频的普及。看着冰箱的存粮,有什么就煮什么,不懂得怎么煮就打开优管视频,总有一道食谱用得上。
抗疫岁月已经漫漫两年,许多人也许不再关注全球的感染和死亡数字,但肯定会留意对面那个人的口罩款式和颜色。疫情把口罩戴成了一款时尚,更改变了不少人的生活习惯或未来规划。
母亲在我20岁逝世,至今味蕾留住的妈妈味道不太深刻,往后都是爸爸去巴刹卖食材,印裔家庭助理负责煮炒。过年过节,轮到嫂嫂们展出各自的拿手好菜,我向来负责吃,当然抹桌子洗碗碟这些锁事也帮上忙。
日常用品以往都在大型商场里选购,门市买不到的,才会上网找一找。行管令颠覆了网购行径,现在是什么都上网买,网上买不到或价格不合理的,才到附近实体店找一找。至于大型商场,这两年迈进的次数屈指可数。
后来,看嫂嫂拎一大锅汤到来老家实在不方便,我便拍胸自荐煮汤。清晨上巴刹买些排骨,再去菜档看看,白萝卜莲藕老黄瓜西洋菜,哪个新鲜就带回家,加点姜、红枣或枸杞,再不然马铃薯红萝卜大葱切块共冶一炉,小孩特别喜欢这道ABC汤品。
因为疫情而长时间守在家,我有两件事有长进了,一是厨艺,二是网购能力。
听说射手座有一定的做饭天赋,信手拈来烹煮各种菜式,都轻易获得资深家庭主妇的嫂嫂们不吝赞美,我想她们是在松一口气,终于可以卸下责任,好不好吃在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