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会争辩,那些单干的其实有另一半,只是由于各种原因(现代社会,大家都忙忙碌碌),这回“临时”不能随同上船──真的在船上听到有好几位单行者这样正色向旁人解释──依我看,那岂不弄巧成拙?怎么说都是,人生中这短短的100天,就把“另一半”还有“放不下”的含义无情地肢解了。

船上聚集着很多单身的倩男靓女,环球一圈有足够酝酿时间,自然而然会出现两相擦出火花的精彩故事──嗯哼,我不看好。既然萍水相逢,何必有始有终?

无所谓褒贬,每种人有每种人的活法。

另外的情形,人数上不妨作为“小样本”处理──同样是华人群体,同样是年龄趋向不那么极端,几十位台湾乘客,除了一两对中老年夫妻,其余的男女都是单干,他们大多年纪较轻,丧偶的可能性不大,所以要么是未婚,要么是早早离异了;而一百多名新加坡乘客,刚好相反,各年龄层几乎都有配偶伴侣,单身出行的鲜少。纵横比较,是否说明,新加坡政府和社团一贯强调并大力推行的各项“亲家庭”计划,注重保持传统“家庭凝聚力”,在观念和结果上都见到了成效?而作为用心提倡个人自由和倾向宣扬主体理念的地区范本,台湾的社群结构和生活意识的长期发展,导致了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变得对“家庭”这两个字有些轻视和冷漠?

也许我的想法太老套武断?谁知道。

成双成对里面,哪一国哪一地区不分,老中青皆有,总见几对亲密的女性闺蜜,这引出又一话题:平日伴随,出游同框,女女闺蜜常有,男男搭配却较为少见,以此推断,亚洲人某方面的保守意念,不知为何带有明显的性别倾向。

在游轮上待了一段日子后,注意到一个事实:各地乘客(成年人,不包括学生)当中,成双成对和单身单个的比例差异,这或许可当作“社会学”的思考题。

人数达几百位的日本乘客最具统计意义,不过却发现,他们中退休的老人居多,可能是因为某些组织机构的对口安排,比如乘客主要来自养老院或保险公司的年长者团体,才造成此种现象,这就削弱了“样本”的年龄均衡性。那么仅就乐龄段来观察吧,其中单身居多,再其中单身老男占绝大多数。我想,假设日本老年男女的平均寿命无明显差距,这活到老依然独个“逍遥自在”的雄性特征,多少反映了,日本的家庭(乃至社会),仍然是“父权”性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