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粽时粽叶没裂开,吃粽时没少放材料,都是检验“成绩”的时刻。与家婆包的粽子相比,我的粽子相对迷你。同一个周末,我妈在大嫂的协助下裹粽子。回家取粽子时,我妈说,初学者担心材料过多会包不好,所包的粽子倾向小型,懂得包裹以后,材料会越放越多。吃粽子时,我也觉得佐料应该多放一些才是,口感才更丰富润美。
家婆一向来包裹传统肉粽与娘惹素粽,我妈爱尝试新口味,曾加入小鲍鱼当佐料,但味道不怎么样就弃之。这几年,我妈固定包裹本土风味的咖喱鸡粽子,咖喱香料的辣味提味,鸡肉嫩滑,少不了马铃薯三角块和栗子,有名同事吃了赞不绝口。我妈的福建肉粽版本加了红豆,这次包到后面,三层肉不够用,香肠临时上阵救场。
在家办公,一天两餐吃自家粽子,等于美美地过节了。吃粽子最好配搭中国武夷岩茶或普洱茶,可去粘腻;至于酒伴,我还没试过,估计酒酸高的葡萄酒也能洁净味蕾。现在已没听人说要喝雄黄酒了,那是古时在中国长江流域盛行的习俗,在白酒或黄酒加入微量的雄黄作药酒,可杀菌驱虫解五毒,涂抹在儿童面颊耳鼻或在额角写一“王”字,比作猛虎以避邪。
2500多年过去了,端午节传承到我们这里,挂艾叶菖蒲、喝雄黄酒、龙舟竞渡等多已不复见,能与天地同寿,日月同光的,好像只剩下吃粽子了。
想起有一年,我们到广州增城探亲,在荔枝树下吃鲜荔枝,巧遇五月初五,桥上拥挤着居民游客,围观湖中的龙舟竞赛队伍。这种敲锣打鼓的喧闹,对我们愈发陌生了。
无论世界多么日新月异,粽子还是得亲手包裹,予人踏实的安慰。而今的机器人会炒饭,但是包粽子难以想象,即使有一天做得到,粽子的味道可想而知,更多是为了设立统一的标准,而在材料与方法不断退而求其次的结果。
端午节在2009年成为中国第一个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古人认为仲夏端午是恶月恶日,阴阳失衡,邪气丛生,危害生命,插艾蒿、挂菖蒲是为了辟邪,喝雄黄酒为了除五毒,龙舟竞渡为了驱瘟送灾,后来融入了祭祀屈原、伍子胥等元素,端午内涵愈发复杂。
从粽子最初的不成形状到具备三角雏形,粒粒皆辛苦。我以为粽子形状以金字塔最完美,所谓的黄金比例,也是令人仰望的造型。随着社会愈发富裕,酒店餐馆售卖的特色粽,选材更加多元精致,粽子愈包愈巨无霸,形状趋向不规则。
而这种工多繁琐的传统手作活,最易失传,好歹我也吃了那么多年的粽子,也该学一学包裹了。包裹的动作已属于下半场,上半场的筹备材料耗时耗神。
从11岁起学包粽子的家婆说,裹粽子得灵活运用十个指头,坊间工厂全职女工包粽子速度奇快无比,据说一分钟能包好一个。我呢,慢条斯理,光是折叠两片粽叶成漏斗型,都要琢磨半天,全部包完后才发现这基本步骤弄错,难怪包的粽子边角显得难看。
理想中的粽子是结实饱满的,可现实的骨感是:因为绑得太紧,有几次弄断了粽绳,粽绳易裂,难怪我妈后来改用绵绳。我比较抗拒塑胶红绳,毕竟是与粽子一起煮上一个小时半的。煮粽需设时钟,留意时间,打开锅盖那一刻,粽叶米香扑鼻,令人失神。计算下来,这次手作劳动总得116个粽子,我仅“贡献”三分之一。
根据家婆的工作流程,泰国粽叶与粽绳浸冷水过夜,隔早用热水烫两个小时,一叶叶清洗干净。粽叶素质参差不齐,破损率高,可先区分大小叶片。三层猪肉与腿肉用五香粉、胡椒粉、盐、糖、酱油和十几粒丁香腌制一天,才能入味。香菇浸麻油也腌一天。栗子挑出黑壳,用热水烫一小时。蚝干与干贝备用。7.5公斤的糯米过夜浸冷水六个小时,隔早用菜油、葱头、糖、盐、黑酱油、甜酱油和黑胡椒粉炒至半熟。
传统节日的来临,很多时候唤醒的是美食的记忆。一粒令人五指大动的粽子,背后隐藏着辛劳的身影。每年端午不可缺的仪式就是家里的老人家包粽子,年年叨念工多累扁,年年桌上仍是吃自家的粽子。这种油然而生的幸福感,到底不是外面买的可以比拟的。
无论世界多么日新月异,粽子还是得亲手包裹,予人踏实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