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产阶层来说,强制性公积金每月的3000港元;每年3万6000港元的储蓄可能少了一些,故公司的积金制度就变得很重要。举个例子,在我工作的机构,雇主每个月会帮我缴交薪酬的10%,不影响每月进入自己口袋的收入,其中1500港元为强制性公积金,其他为公司积金。另外为了鼓励员工,工龄达3∕6∕9∕12∕15年,自己若愿意供1%,公司会供以对等1%的额外公司积金,换句话说,如果工龄15年以上,自己供5%,则公司供15%,等于变相加薪5%,不过这5%并不是进入自己口袋,而是纳入公司积金里。
积金,就是政府为人民安排的社会保障制度,让劳动人民在到达退休年龄后有办法解决养老问题。新加坡有一种独具特色的中央公积金制度,其实就是一种强制性的长期储蓄,政府则能通过这一制度有效地调控消费基金,解决职工购买住房和退休后的养老安排。
什么是“靠自己”的积金管理?在各种不同可投资的基金中如何选择?(待续)(传自香港)
香港的强制性公积金和公司积金制度有着香港社会的特色,“靠自己”管理,得自己选基金公司为你的储蓄投资,当然,这些基金公司都是经过当局的严格审查才批准成为基金管理。大部分的准入基金公司都提供了约10到15种投资工具,有保守的债券基金,也有进取的股票基金,而且有多币种,港币、美元、欧元、人民币与日元五大类。这也许就是为什么香港的投资市场比新加坡大得多!
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管理由政府包办,不用担心市场的波动,每年有基本的利息回报,也允许公积金买卖个别批准的股票,不过中央公积金最好的地方应该是可以用来买房地产及缴月供房贷。香港的强制性公积金除了要自己管理,得等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全额返还,公司积金则是员工一旦辞职便全额提出,两种积金机制皆不能用来买房地产与月供房贷。
香港的社会具有独特的“靠自己”文化,有积金制度吗?有的,一是强制性公积金,在2000年底实行,强制香港所有雇员成立投资基金,这样既可以促进香港的金融市场发展,又可以为员工积累退休之用的资金。强制性公积金要求雇主与雇员每个月工资的5%,开始时上限各1000港元,后来调整到上限各1500港元。另外一种是公司的积金制度,有法定的指引,但公司在落实时有些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