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利博维茨年龄相仿的村上春树,写作态度截然不同。他是长跑健将,爱跑马拉松。灵感对他来说,像肌肉,需要持之以恒的锻炼。他的写作靠的肯定不是一时的激情满腔的热血(不同于他小说中的人物)。他每天起五晚九,用完咖啡早点就马上投入写作。不管有无灵感一定要写满十页,方可“下班”。
自从写作不再是日常工作,文思也跟着变迟缓。过去还是记者时,我们爱开玩笑说,死期才是写作最好的灵感。当交稿时间迫在眉梢,即使灵感不合作也硬着头皮把苍白的荧幕填满黑压压的方块字。好听的说法是专业,其实不就是要交差免得被编辑骂。
女儿的眼睛更圆更亮了。小脑袋像电脑正在下载新资讯时浮现出旋转圈圈的符号那样,正在忙碌运作。小脸蛋露出胜于吃冰淇淋时的喜悦。她急忙拿出记事簿把点子记录下来。这本记录簿的扉页很不客气地用大字写着“不许看!“。
小朋友初次感受灵光闪现的那一刻,如此甜美珍贵。这样的滋味,自己可曾体验过?
“妈妈,我在洗澡时想到好多写故事的点子!”平日爱好写故事的女儿有一天兴奋地对我说。“为什么洗澡的时候,也可以想到这么多东西?”
“那就是灵感啊!不只是洗澡,有时走在路上甚至是在厕所上大号时,也可以得到灵感呢。”我这样回答她。
除了灵感,写作也考验专注力。女儿写作最大的障碍就是她那个不甘寂寞的弟弟。每当她拿出本子准备要奋笔疾书时,弟弟总是嚷着要姐姐陪他玩。小小作家还在找寻最安静的写作角落。
美国殿堂级作家弗兰·利博维茨(Fran Lebowitz)数十年的writer's block(作家瓶颈),甚至比她出版过的书籍还要闻名。她说,负责她的编辑常自嘲他的工作最轻松(简直什么都不必做)。他说,利博维茨之所以写不出文章来是因为她对文字太敬仰了。这是把写作写成了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