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陈嘉庚先生150周年诞辰,怡和轩俱乐部和陈嘉庚基金会从10月5日至30日举办特别纪念展。陈嘉庚的一生将鲜活地展现我们眼前,或许我们尝试思考现代新加坡,能从他身上得到怎样的启示?
陈嘉庚17岁南来新加坡,以敏锐的生意嗅觉发迹于新马,白手起家开创庞大的橡胶和凤梨罐头事业。即使如此富甲一方,他却毕生热心教育办学,过世前嘱咐将遗产留给家乡办学之用。日军占领前后,陈嘉庚发挥华社领袖风范,周旋于英国殖民政府,倾注财富团结华社,顽强抗日,甚至不得不仓皇远走爪哇保命。
(作者是文字工作者/商人)
今年是陈嘉庚先生150周年诞辰,怡和轩俱乐部和陈嘉庚基金会从10月5日至30日举办特别纪念展。陈嘉庚的一生将鲜活地展现我们眼前,或许我们尝试思考现代新加坡,能从他身上得到怎样的启示?
作为早期移民,陈嘉庚以单语求生很是普遍,但是稍晚期南来接受英文教育,像孙崇瑜这样的时代人物掌握东西方文化,英文中文皆完美拿捏,甚至还可以多语(方言)多维度思考的人,不算稀有。
新加坡全长241公里的地铁线,超过140个地铁站,其中仅有少数是以人名命名的。除了义顺地铁站纪念橡胶大王林义顺之外,还有一些地铁站以历史人物的名字或姓氏命名,如文庆、阿裕尼(Aljunied)等,但这些名称背后所代表的意义各不相同。
你再想像一下,身处19世纪和20世纪的交界,华人社群以方言帮派为依归,总是众口难调,头顶又是英国主子说了算,凭什么只会讲福建话的陈嘉庚,能在政商界叱咤风云,晚辈还能青出于蓝?
华中子弟每天经过地铁站,有多少人知道他是学校创办人之外的事迹?新加坡人包括我,除了知道他是成功的企业家、热心教育和办报(1923年创办《南洋商报》)等,好像就是这些了。
在中国家乡念私塾,陈嘉庚满腹的家国情怀,即使离开家乡也关心家乡的兴衰和民生教育。他曾说“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到了侨居地的新加坡,他也慷慨捐献兴学,可谓高瞻远瞩。
是次展览的亮点除了陈嘉庚上述的事迹,还包括“ 引领全球化风潮 ”(书写商业传奇)、“开创教育新局面”(全面捐资提供中小大学,甚至培训师资)、“改革华社破旧规”(树立新风气)、“赴汤蹈火勇担当”( 从事和支持抗日活动)。每一篇章都是风起云涌、荡气回肠的历史再现。
独具用人的慧眼,是陈嘉庚的另一过人之处,例如他善用当年英语顶呱呱、会说东南亚所有华人方言的好友兼官方翻译官孙崇瑜处理事务。原来是职员的李光前,陈嘉庚慧眼亲自将长女许配给他,即使后者后来自立门户,也不影响他们之间的感情。
这不禁令人反思,新加坡的双语政策怎么会走向今日的单语化,或者所有族群的母语被弱化和边缘化的窘境?
陈嘉庚地铁站是2015年开通的滨海市区线的地铁站,位于武吉知马新加坡华侨中学的正下方。1919年,陈嘉庚创办华侨中学,以满足华人子弟升读中学的需求,成为东南亚第一所华文中学。
作为一介商贾,你一定以为陈嘉庚俗不可耐,那你就大错特错,他是个被生意耽误的读书人。1942年,新加坡沦陷,陈嘉庚在印度尼西亚三年间写下《南侨回忆录》和《住屋与卫生》等作品。他第一次来到怡和轩俱乐部,就下令要设立图书馆,一有时间就在简陋的房间看书写作。他的个人生活非常简约,从不大吃大喝,更不抽烟喝酒,始终保持俭朴的生活习惯。
陈嘉庚于1874年出生在中国福建同安,1961年病逝于中国北京,享年86岁,但是人生大半岁月却在马来亚扎根,直到1950年开始永久定居中国,最终安魂故土。他身处大时代的巨变包括马来亚的英国殖民、日军占领、中国政治局势的风云幻变、战后东南亚国家的独立意识涌动。他身为帮派林立的华社情愿或不情愿的领袖身份,都恰恰和时代的风浪拍个正着,迫使他必须作出抉择和站边。
单单是他如何以灵活的头脑致富,就是一本经商起家宝典,令人称道的是,1934年商业帝国轰然倒下,也没有把他打倒。
陈嘉庚身躯已死,但是精神永存。只要我们社会还在求取进步、共存共荣,陈嘉庚总会在地铁站的某个角落,甚至我们个人和国家生命的某刻,提醒或鼓舞我们一下,提振一下我们日益空虚的灵魂。
当然,陈嘉庚丰富和跌宕起伏的人生,远不止是那几个标签,还有更多值得深探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