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往常一样,我拿了一包小纸巾,但这次不是给一元,而是给两元。她说了声“谢谢”,走到另一张桌子,继续兜售纸巾。物价高涨,连老妇卖的纸巾也涨价。原本一包纸巾三角三分,现在一包五角,起价51%。

钱越来越小了,一元能买些什么?在咖啡店,连一杯咖啡都喝不起,也许能喝一杯白开水,或者跟摊贩要两个空碗(一个空碗五角钱),或者要三小包的辣椒(一小包辣椒三角)。看来以后好心买纸巾,底线是两元了。

现在,遇到兜售纸巾的老人或是残障人士,她都习惯性给两元,然后“意思意思”拿一包小纸巾。但不是每个人都接受她的“施舍”,她曾遇过一名残障的大叔,坚持要她拿三包纸巾,令她肃然起敬。

早上在义顺的咖啡店用餐,一名年约七旬的老妇,拎着两个大袋子,沿桌向食客兜售纸巾。她不是陌生的脸孔,经常会在咖啡店碰到她。

跟同事提起这件事,她说这个情况已经出现了好一阵子,不是什么新鲜事。四包两元算便宜,她在大巴窑、牛车水、马林百列等小贩中心遇到卖纸巾的老人,三包二元。

边吃边等着她走过来。她步履蹒跚走到我的身旁,用干枯的手指从袋子里拿出纸巾,放在桌子上,但这回不是三包,而是四包。我正感到纳闷,耳边传来那把熟悉的声音:“四包两块,帮帮忙,安娣脚没有力。”我以为自己听错了,问她:“四包纸巾两块?”她有点烦躁地说:“四包两块,现在什么都起价了。安娣脚没有力,帮帮忙吧,四包两块。”

看到她出现,我很自然先把一元硬币放在桌上,因为已经知道她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她会把三包小纸巾放在餐桌上,然后用带有福建口音的华语说:“三包一块,帮帮忙,安娣脚没有力。”

她追述,当初她曾跟我一样,不知“行情”便掏出一元硬币,卖纸巾的老妇直接问她:“能给两元吗?”她顾及老妇的自尊和感受,没有多问为什么会“起价”。她解释说,反正自己有自由的选择,对方也没有逼你买,好心帮人无须斤斤计较。她也观察到,向老妇买纸巾的好心人少了。老妇向五桌的食客兜售,只有一桌向她买。

(作者是新报业媒体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