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妈妈有很多手艺,不必上课也能无师自通,但是她认为能够开班授课的指导员肯定有两把刷子,要我们必须懂得谦虚,多向别人学习。”
陈伯是谁?
相同于陈伯对运动的坚持,珍姨对于学习也有她的坚持。珍姨的学习不设限,她热切地学习各种新手艺、新技能,就为了能给家人朋友准备好吃的料理和好用的东西。
陈伯就是一个坚持运动的人。30多岁患了风湿病,通过运动康复后,便开始了坚持每天运动的人生。47年前满腔热情的他,更组织了一支跑步队,激励许多人一起来运动。这支队伍、这股热忱,至今仍持续活跃着。
第一次见到陈伯是在11年前,当时88岁的他已经持续数十个年头,风雨无阻地请人吃早餐。这个早餐别具意义,做完晨运的每个人,都可以到他们的老地方任点任喝任吃,费用全由陈伯负责。不分男女老少,来用餐的人可以多达数十人;当中有好几位也只比陈伯小几岁,有的是曾经中风的病人,有的则患了癌症。他们许多人都在陈伯的鼓励下,勇敢地挑战马拉松比赛,而参赛的费用全数由陈伯来支付。
71岁时在从来没受过跳伞训练也没跳伞经验的情况下,陈伯和儿孙到海外体验人生第一次的高空跳伞,尔后更分别在81岁和90岁进行了第二次和第三次的跳伞。
生命是体验而不是金钱和权力的总和。生命不应只在乎结果,更重要的是过程,而坚持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前行的动力和乐趣。只有找到自己生命坚持的热情,才不会因为别人的眼光,而输掉自己人生的大方向。
(作者是《联合早报》高级评论员)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坚持。有的坚持追逐物质财富,有的坚持追求个人成就,还有的坚持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许多长者一生坚持着某个信念,他们或许无法明确表达出来那是什么,但他们执着的精神、他们的身体力行,比长篇大论的道理更能触动人心。
陈伯和珍姨的故事让我们思考,自己对生命的坚持是什么?他们的坚持不仅是个人行为,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社会价值观的体现。在当今快节奏和功利主义盛行的社会中,他们朴实简单的坚持显得格外可贵。
最近去探望99岁的陈伯,即便双脚已经没什么力气,穿运动鞋得靠女佣帮忙;即便不再健步如飞,走路也已步履蹒跚,陈伯仍坚持每个周末早上穿着运动鞋,努力走到运动地点,请有晨运的人吃早餐。他用行动表达他的坚持,不曾间断。
女儿回忆起母亲时,她说妈妈只受过一两年的教育,虽已75岁,但从没有停止过学习,她一生透过各种方式与管道持续学习。当她得知政府提供技能创前程培训补助,鼓励国人学习新技能时,便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各种课程,在学习中得到很大的满足感。
制作时事记录片时认识陈伯。受访的人都这样说:看到快90岁的人在跑,你好意思说跑不动吗?他总是在终点等我们,你能跑不到终点吗?
他们全心全意投入,持守信念持续力行,不需要什么头衔什么光环,不追逐外在光鲜和虚名,坚守内心的信念,追求真正的意义和价值。
许多长者一生坚持着某个信念,他们或许无法明确表达出来那是什么,但他们执着的精神、他们的身体力行,比长篇大论的道理更能触动人心。
遗憾的是珍姨前阵子突然离世了。拿着母亲生前用塑料废袋编制的精美手提袋,珍姨的女儿噙着泪自豪地说:这是妈妈用技能创前程培训补助到联络所学习到的手艺给我制作的包包,材料是大家丢弃的塑料袋如美禄袋等。妈妈不知道什么是永续发展,但她知道利用身边可用的废弃材料,做成实用的物品。
陈伯和珍姨的坚持也告诉我们,人生并不是只有对金钱的追求,更重要的是守护内心真正价值的坚持。他们选择了追求健康、社区团结、不断学习进取,以及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这种选择不仅让他们自己获得了满足和成就,也为周围的人们带来了正能量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