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食中心摊位以高价转让,也是另一个造成食物价格上涨的因素。早期建屋局只向原摊主收取月租几百元,而这一类摊位几经转手,就把租金推到几千元。记得后来政府有定下条规,凡是原摊主不想继续经营,就必须把摊位交还给政府而不是私下转让,目的就是避免把租金抬高,推高食物售价。
在新组屋区的咖啡店,政府首先是以公开招标方式进行,看谁的标价最高而又高过预定底价就成交。虽然这可视为最公平的方式,买家在最大程度上也作了风险评估,失败而退、蒙受亏损或破产者自有人在。店内的摊位也是如此,一个中途结束营业的摊位,基本上都要赔上十几二十万元的创业费。
从投资法则来看,保守的3%回报率,4000万的本金年收益可达120万元。咖啡店的收益却要以租金收入扣除各种费用来作考量。这里似乎不太可能达到收回投资的本金,只能是每个月收支平衡的考量。至于成本的回收,似乎就要等下一个买主出高过4000万元的价位来接手,要等多久没人知道,但总会有一个顶限。看看谁是最后的接盘侠。因这种“大盘操控”的竞争方式令人破产的负面现象,相信没有人愿意看到。
(作者是新邮政退休运作主管)
对那些被收回的摊位,政府又以招标方式出租,简单来说也是你情我愿。这种招标的交易模式只提供了行政上的便利,对控制租金上涨和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却效果有限。今天看来,衣食住行,除了衣,其他三方面在这种运作模式下,都促成生活费快速上涨。了解根源之后,更重要的是如何采取有效对策,来处理这样的发展趋势。很高兴知道部长提到“必要时调整政策”。如今正是时候深入探讨,以免垄断的局面蔓延而不能根治。
成熟组屋区的咖啡店是另一种考量。有意接手的富翁或财团有更多现成资料可供参考,例如店内有多少摊位、知名度、食客人潮的流动量等。只要实地观察,很快对可能的收益就有一个慨念,4000万元的买价经过评估应该是有利可图。我想买主优先考虑的应该是如何给自己的投资收取最大的利益,试探每个摊位月租涨多少才不会把摊主赶走,而不是考虑一盘鸡饭或炒粿条还能不能照原价卖。
重点来了:有能力顶下一间4000万元咖啡店而且还证明有利可图的话,谁能设想在未来,这样的投资模式会不会促使资本家把所有热门咖啡店都收购一通,成为垄断运作?等这一天到来时,吃一盘鸡饭要多少钱?肯定不是今天的3元或5元。消费者到时还有多少选择?这样的运作,吃亏的肯定是消费者。
近期本地物业以天价转手的新闻,从4000万元一间咖啡店到上百万元的组屋单位,时有所闻。除了惊叹之外,我们有必要对这现象作深一层思考,这类高价交易是否会被操控、普遍化而变成一种潮流,给市民未来的生活增添压力。虽然目前特别是咖啡店这类超高价交易还属少数,但一旦数量与日俱增,可以预见会给民生带来冲击。随着这个课题的白热化,我们也看到建屋发展局甚至是部长都作出了反应和澄清。
有能力购买几千万元的房地产,不会是一般人,就算有心想向银行贷款也借不到这么多钱,因为价位远比估值高出许多,银行不会要承担这种高风险,因此只能以雄厚的资金来运作。
政府多年来本着居者有其屋的政策,给80%的国人提供负担得起的组屋,组屋区内各种设施应有尽有。这种全方位的亲民概念,是很多发达国家所没有的。随着社会变迁,有谁会想到组屋区的一间咖啡店,竟以4000万元高价易手。熟食中心一个摊位,也可以数以万元之价给顶下。
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工资和消费逐步上升是可以理解的。兴建更多的咖啡店固然好,但若某种独特的运作或炒作方式又入侵这些新增的咖啡店,造成不成正比的消费增长,不利于健康的社会发展,也是不该忽视的社会问题。
不管是采取招标制度或其他协议,卖方基本上就是希望把成交价抬高。买方一旦接手,为了达到收支平衡和利润,业主就会向各摊位收取更高租金,摊主只好抬高食物售价让消费者来承担。这也是为什么在外用餐的费用一天比一天高。这种以天价竞争方式运作的手法,不太可能是良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