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使用四种官方语文位置不够甚至有碍观瞻的说辞,不能让人接受,也无法服人。其实这是个为长者折枝的问题,非不能也,是不为也。推出这么样的托辞,也可说是怕增加工作、怕麻烦,避重就轻的借口。
生活在新加坡较久的人,到街市上行走时,就会发现以前所熟悉的方块字,越来越难看到了;尤其是新开张的购物中心商场,方块字更可说是凤毛麟角。比较传统的食阁一经装修翻新,或许为了所谓美观一致的理由,都是一个样,以横行字为主打,只有零零星星三两个摊位还顽固地保留方块字。而不少老字号的商店,原来的招牌方块字也隐身去了,只剩下横行文字。
曾有的事例:官方告示牌图文并茂(所谓“文”只有英文),指导民众如何参与活动。有人提出告示牌应该用多种文字。有关方面的回答是“已有简单清楚的图片,无需文字”。好吧!既然无需文字,那放上英文所为何事?应该让它纯然用图片说明。
多年前强调的新加坡双语优势,到了今天似乎已成了侈谈。一些在双语优势环境中成长的人,竟然无法适应使用华语的工作环境。何优势之有?一叶知秋,从新加坡语文使用的大势看,这种情况只是个开端,当日后更多这类企业到来,需要更多真正双语人才时,我们如何应对?
至于同样毕业自大专学府的精英,英文好不在话下。但是,除了极少数掌握较高水准的华文,能够对答如流,畅所欲言,论辩无碍的,其余大概也只是精“英”。
近时,在《联合早报·言论》读了多篇有关华文教学、学习、使用、处境和前景等课题的文章。在此对于时下仍孜孜矻矻,诲人不倦的华文教师致以敬意。
孙女在东南部一所曾经的传统华校上学,三年下来,由于上课除了一科华文,全是英文;而全班同学都只说英语,以致她的华文程度越来越低,须要补习;与祖父母的交流更是拙于言词,因为她所学都是英语,无法把要表达的意思从英语转换成华语。
独立伊始,由于物资匮乏,人力不足等因素,在公共场所将就暂用一种文字,人们都谅解接受。如今国家富裕,跻身高收入国家行列,有足够资源支付所需还有余,却依然苟且因循,让公共空间继续单语化,这有违新加坡平等对待四种语文的国策,也不符新加坡标榜多元种族文化的政策。公共场所展示多种语文,不但体现和反映新加坡的多元性,也让人们多接触和学习本族文字,更可制造机会培养双语人才。
简而言之,我们新加坡未来的华族后代,将大多数能掌握一般实用英文和英语,只认识简单而浮浅的华文华语,他们将失去民族的根。部分精英,对英文英语的使用得心应手,但在华文华语方面和失根的一群差异不大。至于真正能够落实新加坡双语优势的精英,也只是极少数。
我们对于这种不良趋势,难道无动于衷?
老一辈的国人多目不识丁,可是对方言丰富的词汇掌握得很好,可以天南地北,侃侃而谈。然而,现在学生所学的华文,水平有限。课程纲要所订的华文程度虽然合乎要求,但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多数学生一旦离校进入职场,再也与华文无缘,其所学华文便自然“民斯为下矣”。
不久前,从报章上看到一张专门服务于年长者活动的照片,而指示如何参与活动的牌子,竟然只有英文。
数十年如一日,我们的华族学生学习母语,其动力不外乎为考试而读;当一举得手,便从此和它疏离,以致逐渐淡忘。这不能全怪他们。因为所生活的环境,使他们所学的华文根本没有用武之地。
眼前的新加坡已向单语社会严重倾斜,但有人还是祭出所谓的“华人特权”或“华人优势”说来混淆视听,公然挑战两种语文政策。当华文早已处于劣势,华社在苦苦挣扎如何劝导其子弟学习华文的情势下,制造出“特权”或“优势”的怪论,叫华社情何以堪。
在这些国家未来的主人翁之中,有部分进入大专学府。除了屈指可数者选修华文之外,其他的在学习生活中同样不再有机会接触华文,日后踏上职场,情况也和上述无异。
(作者是退休华文教师)
新加坡有一些人,长期眼见华社对华文地位权益的一再退让,华文水平被三番四次降低,认为只要提出异议,总能如愿让华社后撤,因而不时对华文的学习说三道四,近些年甚至反对“华文语特”的推行,企图把留住一丁点华文最低水平的最后堡垒也摧毁,以遂其“英文独尊”的错误目的。
根据调查所得数字,以英语作为家庭用语的新加坡家庭,逐年呈上升趋势。要是对这样的发展听之任之,不未雨绸缪先行采取适当措施,好好营造一个使用华文的环境,挽狂澜于既倒,可以预见,由此演变下去,下一代都只使用外来语文,对本族文字略识之无,对本族语言只能用于简单浮泛的对话。到了这么一天,我们申遗成功的“小贩文化”(其实指的主要是熟食中心),招牌全是蟹行文字,耳朵听到的尽是英语,难免会让人误解这是英国或是澳大利亚小镇的一角。
独立斗争的历史过程,忝能恭逢其会。那时虽然物资缺乏,失业率高,生活艰辛,但都可随遇而安,也总算熬过来了。现在物质生活大为改善,可谓丰衣足食;然而,对个人来说,却莫名地对自己的国家感觉越来越陌生,真感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