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做的时候比较陌生,必须学习一些新的知识和技能,且多项工作在身,压力大也有抱怨,但最终都在曲折中完成了其他领域的一些工作。新领域的工作,在初次接触时的确比较痛苦,但是完成后至少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知道其他领域的一些皮毛知识,也知道在实践中如何做。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程度上让自己掌握了在新领域学习的方法,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也对自己专业领域的工作有所帮助。

热点话题

可惜的是,多数人要到失业之后才意识到必须学习,在平时没有意识到必须提高自己的技能,或者学习其他领域的新知识,总觉得学习是在学校时候该做的事,工作之后就是赚钱,要么养家糊口,要么及时行乐。总之,学习已经是过去式。一旦危机来临,突然失去工作,竟然发现自己除了对所从事的工作领域略知一二之外,其他领域竟然一无所知,要再去觅一份新工作谈何容易。这时才惊觉书到用时方恨少,匆匆忙忙开始所谓的“终身学习”。

自我总结的同时,也要向身边的人学习。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亮点。社会不是学校,同事不是学校教师,想向他人学习就要积极主动,否则没有人会主动向你传授他的专长。当然,如果有幸遇到愿意主动向你传道授业解惑的同事或上司,那请一定要好好珍惜,不要错过学习的机遇。

知识不会可以学,态度不好、缺乏协作、性格执拗则很难改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终身学习更须要每个人能真正认识自己,反省自身的性格缺陷,有勇气、有胆识承认自己的不足,并愿意改进。没有知识可以学习,但若养成懒散自大、孤傲不合群的性格,就不会受任何组织的欢迎,毕竟绝大多数的工作都要和人打交道。

经济不好、就业行情糟糕、失业率上升之时,大家就开始意识到必须有不同的技能,以便失业后能迅速找到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因此,政府提倡终身学习。失业的人不管喜欢不喜欢,愿意或不愿意,不得不要么强化自己曾经工作过的领域的知识,要么赶鸭子上架硬着头皮去学习新的技能。总之,终身学习成了一股热潮。

这个世界上没有白吃的苦,多做一些工作,貌似“吃亏”了,但是从学习知识的角度来说,其实是“赚”了。

问题是,很多人把工作当作公司的事情,公司不是自己的,而是老板的,自己不过是拿一份薪水的打工人,工作能敷衍过去,不被上司批评就行,根本不会花心思去总结工作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还有一种心态,觉得工作很简单,自己是大材小用,怀才不遇,不屑对工作过程中的得失成败进行任何反思。

作者是公司财务人员

要想在工作中获得技能,就不能斤斤计较,不能把工作的边界分得太清楚,属于自己职责范围的就做,任何其他事情都不闻不问,不管不顾。工作的边界有时很难绝对分辨,在公司遇到特别事件或某部门缺乏人手之时,愿意走出自己的工作领域,不管是被动还是主动换岗,都要愿意接受新的挑战,愿意学习。这远比从书本上学习一项新技能强。

以笔者为例,我所在的公司就雇佣人数来说,算是中小规模,曾有其他部门的人员突然生病和离职,我虽然是财务人员,但也不得不临时去顶替一些行政和人事上的工作,比如协助公司安排装修办公室、帮忙公司刊登招聘广告招人、申请就业准证等。所有这些工作都不是财务工作职责范围内的事情,但由于公司特殊情况下的需要,我都去做了。

总之,终身学习不是口号,也不是失业之后才惊觉要终身学习。每天的工作中,每个平凡的工作岗位,我们都可以在工作中终身学习。学习的方式和途径不是单一的,真正修炼一项技能也不是一朝一夕、上几天课就可以完成的。“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每天的积累,短期看不到成效,但是多年之后会看到不一样的效果。

我们要学习“硬”技能、“硬”知识,也要在工作中学习软实力,比如敬业乐业、做事靠谱、团队协作、态度诚实。工作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很多时候须要同他人以及其他部门协同合作。在工作中发挥好协同合作,让一加一大于二。如果团队中有人不协作,态度还恶劣,结果可能不只是损失那一个人的工作,有时是整个团队的工作都被破环,甚至祸延其他团队。

终身学习,不是说我们终身都要不断进入学校读书做习题。实际上,学校学来的书本知识只是我们进入社会的敲门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是在实践中学到的。自己须要不时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把所学的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内化为自己的技能,这就要靠自己的努力了。

终身学习,从做好自身的工作,把工作领域的知识拓深拓宽,同时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去接触和实践其他领域的一些工作开始。

可惜的是,世界上绝大多数知识,要获取并内化,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速成的。知识的积累需要长年累月的坚持,要把知识转为技能,更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实践,否则只能是新手上路。新知识和新技能只能在工作过程中慢慢强化和熟练,除非社会急需或稀缺,否则要同新领域的老手竞争,谈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