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敢于想象和采取主动,终身学习才有意义和乐趣,不会抗拒,也不会抗拒变老。

台湾的著名书店诚品来到马来西亚,是很令人羡慕的。这个品牌所创造的文创和另一种生活品味,即使很简单,也可以很疗愈和凝聚物质以外的生活气息、社区气息。

不同功能的护理中心可以为不同需要的年长者服务,但每个人的需要和身体局限程度不一,大家都在同个护理中心接受照顾,中心的服务人员很难给予较细致的帮忙,尤其是精神或心理上的需要。当未来有更多年长护理或托老中心在住宅区内设立时,有关的规划与服务安排,应该也要有多些除集体活动之外的设想,比如阅读与欣赏音乐的角落。我这一代及后来的年长者,因教育水平和生活经历的改变,应该会更希望有心灵与精神方面的寄托与疗愈。

公积金局上个月宣布推出终身入息个人规划网站,让会员在满65岁的前三个月可上网选择适合他们的年金计划。这是配合首届强制加入公积金终身入息计划(CPF LIFE)的会员,今年可开始领取每月入息。新推出的终身入息个人规划网站,让会员在达65岁前的三个月先了解自己的具体入息金额,然后从三种年金计划中选一。

这需要心理和思维上的改变——对于步入中年和老年、对于未来亲乐龄设施的规划和相关人员的培训。

此外,未来的护理中心和乐龄村之类的住宅,也可以借助不同背景的住友、年长者的教育背景和特长,让他们成为中心里或村里的活跃乐龄,而不是只视为需要照顾的居民。有能力的住友和年长者若愿意,可以是这些设施的活动、日程的策划人或主持人;也可以是大家生活里的绿手指、读书会的要员,或生活小技能与常识的介绍人,让年长者即使有身体或健康方面的局限,仍能有发挥的空间,有对别人的价值。

我也已踏入60龄俱乐部,已很习惯到超市会被温馨问及有没有这个那个乐龄优惠卡。一些刚进入50龄俱乐部的朋友,还不习惯升级称为安娣。习惯或不习惯,我们都得准备和接受“当我老了”这天的到来。这个习惯,不只是称呼,更多是心理上和生活素质上的适应。新加坡正在积极为已快速老龄化的社会做准备,这个准备只是政府和私人机构多设立护理设施、自己在生活和饮食上多注意健康吗?

年少时经常有“我的志向”之类的作文题目,当我老了,不是作文题目,是我们自己须要思考的下一阶段生活意义与情趣。只有敢于想象和采取主动,终身学习才有意义和乐趣,不会抗拒,也不会抗拒变老。

诚品没有到来,但也许可以激起我们的动力,寻找我们自己心中的那个诚品,以我们的方式营造文创氛围、创造能为我们的社会带来更多能充实精神生活与需要的角落或天地,无论那是在组屋邻里、在护理中心或任何社区与工作区里。

林姐曾经在香格里拉酒店当西餐的厨师。每年的大年除夕,都由她下厨给孩子和孙子准备年夜饭。辣,是她舌尖上的喜好。

上个月圣诞节过后,跟好几名同事到大巴窑一家日间护理中心进行《联合早报》的其中一个年度送暖活动。我们推着轮椅带中心的年长人士到附近的超市购物,每人都有早报送出的现金礼券。之后请他们和陪他们用午餐。我们能为他们做的不多,基本上就是陪伴。

这些措施都为进一步保障年长新加坡人的退休生活与医疗需要,是政府能帮助我们做的。然而个人在退休生活上的规划,更需要自己积极去设计。新加坡的衣食住行越来越方便和有不少选择,生活不缺购物和饮食设施,然而能满足非物质与精神需要的选择并不多。

年少时经常有“我的志向”之类的作文题目,当我老了,不是作文题目,是我们自己须要思考的下一阶段生活意义与情趣。

日间护理中心的一面墙上,贴着住友们的简介。嗜好、最喜欢的食物和他们过去的职业,很简单的履历,但至少认识了这些不少已行动不便的年长者:清洁工人、美发师、经理、修车员等等。人生来到另一个阶段,他们还是应该得到基本的尊重,肯定和感谢他们曾经的贡献,简介让我们看到,他们不只是轮椅上或需要帮忙喂食的长者。

政府最近提到我国的教育须要改变,以顺应未来变化多端的世界和科技发展,终身学习的规划与配制是下来教育的重点。终身学习是大趋势的需要,但我们可以不必弄得那么沉重、那么的只为未来的求生。终身学习也可以是个人不断探寻生活乐趣与意义的方式,而它可以在阅读里、在艺术欣赏与演出里,也可以在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做点事、学点东西的日常里。

年长员工和他们的雇主的公积金缴交率也从今年起再度调高,增加的公积金存款将拨入特别户头,帮助年长员工储存更多退休金。年龄介于55岁至70岁的员工,公积金缴交率将增加三至四个百分点。

像大巴窑日间护理中心的林姐,可以在佳节时在中心里发挥厨艺。中心里喜欢看报的年长者,也可以有读报活动,为其他住友讲讲新闻和故事。许多实例已告诉我们,年长时被动的心态会让自己的身体和心理更容易老化退化。

也许因为租金或本地中文阅读市场有限,诚品来不了新加坡,但不表示新加坡人没有这方面的需要。老龄化社会,越需要有生活品味、记忆、文创与交流圈的氛围来陶冶和提升生活情趣,甚至是重拾年少时无限想象的乐趣。

(作者是《联合早报》副总编辑)

我接触的林姐,70多岁,丈夫去世不久,子女都已成家。虽然生活上基本能自立,但接受了孩子的建议,每周三天到这个中心活动、交交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