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德国最近公开质疑“一带一路”的最重要原因,恐怕还是中国与中东欧2015年来越来越密切的“16+1”合作。在这16个伙伴中,有11个都是欧盟成员。作为欧盟的老大,德国当然担心中国会通过经济合作来影响欧盟内部的政治决策。譬如,去年6月,欧盟试图通过决议,呼吁重新关注中国侵犯人权的问题。最后,该议案由于成员国希腊的反对而未获通过。

2月中旬,德国外长加布里尔在“慕安会”上表示,中国正在利用“一带一路”的投资来宣扬一套与西方不同的价值观体系,并提议欧盟筹集资金,按照自己的标准来参与东欧、中亚以及非洲的基础设施建设。

确切地说,德国是在2015年“亚投行”(AIIB)启动后,才开始慢慢发现“一带一路”并不是个简单的“花瓶”,而是货真价实的经济大单,直接关系到许许多多的基建工程,商机相当可观。于是,它不顾美国的反对,跟着英国很快以45亿美元的身价入行。

默克尔虽然收到了邀请,但没有亲自去参加去年5月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这本身就说明,德国对中国倡议的疑虑在过去几年里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多了。

从中可以看出,德方的参与热情目前还仅限于大企业。这也不难理解,毕竟“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中还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素,中小型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以及参与大型项目的经验还比较弱。但是,德国政府相信本国企业能做出更多的贡献,它们之所以还犹豫,就是因为相关条件在他们看来还不够公平,中国的某些经济领域对外还处于封闭状态。德国政府也在尝试与中方沟通,希望中方能更加敞开透明,譬如在竞标方面,这是公平的标志。

但是,毅然入行不等于没有疑虑。在德国人的眼里,中国的这个构思的确还有许多有待解决的疑问。譬如:这是个统一规划、目标明确的项目?还是一个七拼八凑的“大杂烩”?德国认为,如此规模的项目必须符合“透明,兼容,持续”等标准,而不应是急功近利的行为。德国的态度体现了其“工匠精神”中追求细节的传统,也包涵西方对“东方巨龙”的游走方向和真正目的尚不确定的担忧。

提到冯·李希特霍芬(von Richthofen)这个名字,中国读者首先想到的或许是一战时的著名飞行员“红色男爵”(Der rote Baron)——曼弗雷德·冯·李希特霍芬。其实,在这个贵族家庭中,还有一位同样有名,那就是曼弗雷德的叔叔费迪南。

德国外交部新设的“亚太局”负责人雷普(Ina Lepel)曾表示:“德国对合作持开放态度,但我们不会轻易放弃我们的底线和原则。”她所说的“底线和原则”包括必须坚持国际公认的规则以及环保、劳务和社会标准等。项目必须具备经济、生态和社会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特质。换言之,德国既看到“一带一路”的机遇,也关注其中蕴藏的风险。她说:“我们并不幼稚,基础建设本身还不足以成为成功发展的保证。”

到目前为止,只有为数不多的德国企业采取了具体措施,参与中国的“一带一路”。譬如,德意志银行(Deutche Bank)投入30亿美元加盟中国的国开行(China Development Bank);作为“一带一路”重要终点站之一的德国北威州杜伊斯堡港,每周有24列远程列车在此装卸;德铁(Deutsche Bahn)也打算加强“一带一路”的参与度,2016年与中方签订了深化合作的协议,中铁和德铁准备携手研发基建项目。

如果对方不愿意按照德国塑造全球化的意愿和方式来进行合作,德国会怎么办?从实际情况来看,德国采取的是务实主义做法,换而言之, 这个所谓的“塑造国外交方案”其实是没有什么“价值观底线”的。

严格来说,“丝绸之路”这个概念还是德国人发明的。

德国是个出口国,其经济对海外贸易的依赖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柏林在制定外交政策时,无法不更多地顾及出口大户们的利益。在这样的背景下,冷战时代针对苏东的“东方政策”和上世纪90年代后对华采取的“以商促变”等方案,对德国政府来说就非常具有诱惑力,因为,它对外终于可以摆脱“经济主导外交”的狭隘名声,给纯粹的“重商主义”披上一件看似“高大上”的外衣:促进世界和平,推动民主进程。

客观地说,德国在西方阵营里一直是全球化最坚决的拥护者,其对华态度总体来说还算比较务实。要说德国属于“反华势力”,恐怕已脱离了理性探讨的范畴。

费迪南·冯·李希特霍芬是德国著名的旅行家、地理和地质学家。1860年至1862年,他参加了普鲁士政府组织的“东亚远征队”;五年之后,他先后几次远征中国,靠近古楼兰遗址的罗布泊位置,就是他指出的。如今一些中国地名的英文名称,如“Richthofen Range”(甘肃的祁连山脉),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作者是德国时评专栏作家)

德国的担心和疑虑,未必都出自地缘防备心理,或许也源于自己援外项目中的经验教训,所以,德国人很重视中国倡议的“透明性,兼容性和持续性”。还有一个判断也影响了德国对“一带一路”的态度:中国投入的资金未必能满足亚洲的基建需要。根据亚洲开发银行去年的报告,至2030年为止,亚洲基建需资26万亿美元。相比之下,中国的投入显得有些杯水车薪。因此,德国认定,中国虽然资金和资源丰厚,但自己一家恐难应对如此巨大的挑战,故而离不开亚行、德国和欧洲这样的伙伴参与。基于这个认识,德国把自己定位在“制定规则”的行列中。

我们不妨先来回顾一下德国在过去五年里对中国这个倡议的心态变化。

导致德国最近公开质疑“一带一路”的最重要原因,恐怕还是中国与中东欧2015年来越来越密切的“16+1”合作。在这16个伙伴中,有11个是欧盟成员。作为欧盟的老大,德国当然担心中国会通过经济合作来影响欧盟内部的政治决策。譬如,去年6月,欧盟试图通过决议,呼吁重新关注中国侵犯人权的问题。最后,该议案由于成员国希腊的反对而未获通过。

2月21日,一向低调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在柏林会见马其顿总理扎埃夫时,突然对中国“发难”,警告中国“不应将在西巴尔干地区的投资与政治诉求挂钩”。

他在1877年出版的五卷本巨著《中国——以亲身旅行为基础的研究结果》(China. Ergebnisse eigener Reisen und darauf gegrundeter Studien)中,把历史上形成的那条从地中海经中亚地区至远东的陆上商道,首次称为“丝绸之路”(Seidenstrasse)。此概念一经问世,便很快流传开来。

面对德国等欧美一些国家的质疑,中国应该怎么办?中国有专家学者认为,“一带一路”在眼下的造势阶段无法不高调。笔者对此不以为然。俗话说:“有理不在声高”“酒香不怕巷子深”。与其高调与欧美去论理或解释,不如脚踏实地去践行自己的理念。用毛泽东当年的话说,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2013年,中国政府借用这个举世闻名的标签,来为自己新的跨国基建倡议命名:“一带一路”(one belt one road)。其中,“一带”指在陆地连接亚太地区与欧洲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路”指在海上连接东南亚、南亚、中东、北非及欧洲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是一个直接由北京顶层设计的举世无双的全球性的超级经济和战略大项目。

对于中国的这一倡议,德国一直持审慎的开放态度,可最近却接二连三地发出了公开和直接的质疑声。

既然主导德国外交政策的不是“价值观”,而是“以经济利益为根本的战略需求”。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最近究竟发生了什么事,竟使德国如此频繁地挑中国的刺儿和毫不掩饰地质疑“一带一路”呢?

另外一个令德国企业犹豫的因素是政治层面的:“一带一路”在某些方面触及俄罗斯、美国、印度等国的地缘政治利益。譬如,陆上丝绸之路很大部分要经过俄罗斯的势力范围;海上丝绸之路则涉及印度的地缘利益。所以,德国是否参与以及参与多深,当然不能不顾及印度和俄罗斯这些国家的反应。雷普还表示:“中国的主控地位也是令人担心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那些小国,面对越来越强大的中国会有明显的压迫感。”

其实,德国的疑虑、担心或拒绝反应出来的是整个西方的惯有思维模式。这次默克尔在接见马其顿总理时,对中国发出的“不能把投资与政治诉求挂钩”的警告便是最好的例子。她在诟病中国的时候,自己却给世人提供了一个什么是“与政治诉求挂钩”的最佳标本:对于正在寻求加入欧盟和北约的马其顿来说,在欧盟内一言九鼎的默克尔的这番话虽然指向“远在天边”的中国,可实际上也是说给这个巴尔干小国听的。意思是,你若想加入欧盟和北约,最好离中国远些。

再者,德国历来鲜用“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来主导自己的外交政策。了解德国政情的人应该知道,德国外交的基础是与一切对全球化有塑造力和影响力的国家和集团进行合作,不管这个国家是什么政体,也不管这个集团是什么背景,譬如,俄罗斯、中国、土耳其、沙特阿拉伯、金砖五国集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