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许多年轻新谣人今天都已经是海内外知名音乐人;即使那些在幕后默默耕耘者也都是深藏不露的。因此应该鼓励这些新谣前辈“重出江湖”,除了发表自己许多不为人知的新谣作品外,也帮助新生代创作人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华。
新谣最初在80年代的定义是“新加坡年轻人创作歌谣”,以中文为主。40年后的今天若要再办新谣发表会,甚至邀请新谣前辈发表不为人知的作品及近作的话,“新谣”就得重新定义:不须要限定在“年轻人”,毕竟我们这些“老前辈”已都不再年轻,然而写歌、唱歌、分享创作的热忱依旧。因此建议把新谣重新定义为“新加坡人创作歌谣”即可,只要是新加坡人,不论是土生土长或新移民,年轻或年老,所创作的歌谣(谣:曲风朴实者)都可一律称为新谣。
正如昔日新谣演出都是简单朴实的,因此再办的新谣活动亦然,无须大事铺张。重要的是先要有一些新谣前辈愿意出来发表他们不为人知的作品,然后才能鼓励后辈来参与。
二、音乐资源
地铁上有一个推广本地音乐人和作品的广告,我扫描进去看看,竟然找不到一首本地新谣!曾几何时本地中文音乐创作又再度成为沙漠足迹?每当我在为昔日《歌韵新声》电台录音切换成视频上载YouTube,聆听当年意气风发年轻歌手创作人谈对新谣的理想梦想时,心中总有很深的感慨:曾几何时这些话已随着时间与商业化而不再落实?
重办新谣发表会并非要重演新谣萌芽时期的历史盛况,因为历史就是历史,往事就是往事,是已经过去的事实。然而历史可供借鉴,往事除了回味之外,是可以成为现在和将来继续发展的基础。
如果说新谣是新加坡的“文化遗产”,这笔可观的“遗产”就应该好好被“后代”善用,不应该被埋没。但要如何善用新谣呢?先要知道新谣的资源是什么。以下是两方面可善用的资源:
笔者手头上有许多昔日《歌韵新声》的录音(感谢叶豪忠等人的保存),许多不为人知的新谣佳作都在等待着伯乐去发掘。如果能够将这些作品略作修饰和编曲,然后寻找合适平台发表,新加坡华语乐坛或许可以再度兴起一股新的新谣潮流。
一、人才资源
很多人以为新谣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产物,甚至已经变成了新加坡的文化“遗产”,却不知已知的新谣作品不过是昔日新谣发表过的作品的不到两成。许多词曲俱佳的新谣其实是不为人知的,因此需要一个像昔日新谣发表或交流会的平台,继续让更多新谣有机会分享出去;同时鼓励年轻人创作新谣、发表新谣、传唱新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