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纠纷的导火线主要是噪音或在组屋单位外囤积杂物。我认为这些都是因为一些生活琐事,或是基于个人面子造成的。尤其是噪音,因为目前还没有法律的约束,邻居间常各有说辞,如果调解员处理不好,反而会加深彼此的敌意。

解决邻里纠纷,需要彼此的谅解、尊重与包容。如果我们能够成功缓和邻里之间的紧张关系,就能够和睦共处。

调解员能否让纠纷双方接受和信服,是解决邻里纠纷的一大关键。在理想的情况下,应该请一些较有声望的社会人士帮忙;但碍于这些人公务繁忙,当局也可邀请一些较有见识和社会经验丰富的人士协助。

邻里纠纷在过去几年有增无减。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长兼律政部第二部长唐振辉日前在国会拨款委员会辩论部门开支预算时说,接下来将多管齐下加强现有框架来处理这类问题。

我在2020年搬到新组屋区时,楼上的邻居每晚10时过后总会开始敲敲打打,噪音不断。某晚,我实在无法忍受,就去找屋主理论。当时屋主正在沙发上休息,我采取的策略是先自我介绍,与他交朋友。这样一来,就避免了让他产生敌意。我也很细心聆听他的牢骚,然后才找机会进入正题,希望对方能多体谅减少制造噪音。此后,就再也没有听到任何敲打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