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60年代开始,新加坡人逐渐迁入组屋,到今天,已有超过百分之八十的国人居住在组屋,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组屋仍会是多数国人的居住首选。50多年以来,从早期开发组屋区,建造一座座的组屋,到现在重新发展组屋区,重建和翻新旧组屋,未来相信还会根据当下的需要,推出相应的政策,确保组屋能够满足国人的需求。无论如何,不变的是,组屋底层这个公共空间,仍将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不仅供人们进行休闲活动,还可以设立托儿所或乐龄活动中心,甚至投票站,在国人的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更反映了我国的治安良好,和不同种族的和谐共处。
读了《联合早报·四方八面》5月6日刊登的胡月宝专栏文章《组屋底层族》,作者提到组屋底层是居民的聚集地,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摸牌、带孩子、聊天、摆酒、停柩,是新加坡特有的国民生活风貌。
组屋底层,是新加坡特有的名词,只要有组屋,就有组屋底层。在我国积极展开又一次的申遗工作的当儿,不知是否来得及考虑这个本地不可或缺的生活空间?
即使讲师解释了组屋的构造,同学们仍觉得难以理解,因为他们在香港看到的公屋或大楼式的住房,和我们的组屋很不同。他们很难想象没有围栏、没有铁门、没有保安人员驻守、不需要密码或钥匙进入,可以直接乘电梯上楼的情况,也很难想象组屋底层这个空间是开放式的,不仅是居民的公共空间,更是任何人都能自由经过、使用的空间,有石桌石椅可以下棋、有长凳可以聊天、有空旷的地可以嬉戏玩耍,还有跳排舞。而且,聊天、玩耍和跳舞的人不分种族,只要志同道合就能凑在一起。要是他们知道这个空间还是华人办丧事,马来人办喜事的地方,肯定更难以置信。
读着文章,我不禁想起几年前在香港上过的一门课“世界英语”,讲师在介绍新加坡英语时便介绍了“void deck(组屋底层)”这个词。在场的学生当中,除了我这个新加坡人知道是什么之外,其他同学有香港人、中国人、美国人等,他们都一头雾水,既然有甲板,怎么还会是空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