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组屋底层办丧事,对丧家来说既方便又省钱。这种便利性,在三四十年前我还在建屋发展局工作的时候,就曾被一些不了解情况的新移民投诉。
1980年代,我打理广东民路第一和第二座租赁组屋。当时,首都酒家和喜临门酒家分别在这两座组屋底层。这两座组屋若有居民过世,灵堂就设在店屋前的小马路上。
组屋底层的多功能用途,体现邻里守望相助的精神。马来同胞可以在这里举办婚宴、华族居民可以为逝去的亲人设灵堂、居民委员会可以举办各种活动如中秋晚会、开斋节联欢会等。这形成新加坡独特的住宅区文化,让组屋区充满人情味。
过去,新移民因不了解而投诉;现在他们了解新加坡这个习俗,提出改进建议。作为组屋居民,我们都希望组屋生活更加美好。
记得有一次,我因工作需要走访这两座组屋。一名新移民少妇几乎是哭着向我投诉:不明白政府为什么允许丧家在马路上设置灵堂,认为居民看到灵堂会感到不吉利。
读了10月28日《联合早报·交流站》新移民吴晓宁的投函《改善组屋区殡葬活动管理》,作为一名组屋居民,我也想分享一些看法。
早年的旧组屋,底层都是住宅单位。居民办丧事时,会在附近的草地或空旷的地方搭建临时的治丧处。后来,新建的组屋都预留底层空间。这是个很有远见卓识的做法,虽然牺牲一些住宅单位,但为居民带来更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