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病疫情不会是当代人所面对的唯一挑战,若我们只将生活重心放在冠病上,那又如何与冠病共存呢?人生还有许多值得做的事。希望上述浅见可以抛砖引玉,别让幸福与自己擦肩而过。

一、精神生活贫乏。物质富裕的生活并不意味精神生活同样富裕,拥有更多的财富并不会换来更多的幸福。如果一个人的幸福感来自外在的事物,这16个月来许多人可能因为无法出国旅游、不能参加派对或其他大型活动等,而感到不愉快。

冠病疫情反反复复,从去年初到现在已经有16个月了。每每疫情有些好转后,病例总会再度反弹,让人措手不及,回到正常日子的努力也随之功亏一篑。有些人适应得不错,可以如常生活;有些人惶惶不可终日,浑浑噩噩过日子。

二、思想盲点。一个爱钻牛角尖的人,不是不懂得衡量轻重,就是思想上有盲点。要知道,人与人意见不合是常有的事。你是一个只问亲疏而回避是非的人吗?在网络评论区遇到与你意见相反的人,会令你火冒三丈吗?是不是非要驳倒对方的观点不可?逞一时口舌之快,并不代表我们就有理。

不过,现实世界也不尽然漆黑一片。在能够改善自己现状的能力范围内,应该自我提升,譬如学习新科技和新技能等。有条件创业的,也要计算个人的风险承担能力。

网络世界充斥着各式各样的人事物,特别是不法分子,爱情骗局、广告欺诈和网购诈骗屡见不鲜。诈骗手法不一而足,稍有不慎,就会落入圈套。

疫情之下,“明天”跟“危险”,哪一个先来报到,没人敢打包票。你可曾想过,明日的世界是否铁定就有你的份呢?珍惜当下,经营好自己,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升华,即使环境再恶劣,终究会找到出路。

我梳理了三个原因,尝试探讨我们为何在这期间得不到正真的幸福。这三个原因可以是独立或重叠的。

三、被现实环境所牵制。现实是残酷的,对弱势群体、长期失业者、就业不足者、长期处在病痛或伤害中的人来说更是如此。即便没有失业,承担各种生活费和贷款债务,以及为退休生活做准备,仍会叫人吃不消。此外,对失去至亲或感情受挫的人来说,这段时期实在难熬。

当然,我们的社会不乏自主能力较弱的一群。他们的处境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的。他们需要广大社会的关怀与支持。

精神生活的贫乏恐怕是现代人的通病。生活上的压力,积累的种种问题,若没有得到妥善疏导,不但会引起焦躁与担忧的情绪,也会造成人际关系摩擦与矛盾。没有正面的生活目标,缺乏精神寄托,就会让时间白白地溜走。生活麻木枯燥而染上恶瘾,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赔上自己的健康。设法保持内心的平静,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定时摄取心灵养分,应该是我们的重中之重。

日常生活上,我们都有盲点与偏见。掌握好资讯,拒绝假新闻,就不会杞人忧天或在鸡蛋里挑骨头了。话虽如此,“真新闻”被扣上阴谋论帽子也是常有的事。懂得辨别是非真伪,加强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带着求真求实的勇气,或许可以帮助我们减少判断错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伤痛和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