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主有必要为将来聘请更多年长员工做好准备,推行对年长者更亲和的工作环境,重新设计年长员工的工作岗位、制定灵活的工作安排,并增强他们的培训计划。政府近几年采取积极步骤,通过推行不同计划鼓励企业雇用年长员工,去年就有9万名雇主共聘用40多万名年满60岁的雇员,而获得政府发放的3亿1500万元“年长员工就业补贴”。此外,政府去年发放延长版的“部分工时员工重新雇佣津贴”,鼓励雇主为年长雇员提供更多灵活工作选项,截至去年12月,有超过6300名雇主承诺提供兼职工作机会。
政府也投入巨资提高本地劳动队伍的技能,并开始把重心放在年资较深的员工,针对满40岁国人推出的技能创前程进阶计划(SkillsFuture Level-Up Programme),将能协助国人更好地为退休年龄延长做准备。教育部长陈振声星期五(3月1日)在国会辩论教育部开支预算时说,从5月起,年满40岁的新加坡公民将获额外4000元技能创前程培训补助,可用来进修约7000项课程。
新加坡面临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2026年将进入超老龄化社会,每五人中就有一人在65岁以上。提高法定退休年龄,是应对超老龄化社会劳动力短缺和保障退休储蓄之策。世界各地越来越多国家采取类似政策,来缓解劳动力和社会保障所面对的压力,而日本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日本政府于2021年修订《高龄雇佣安定法》,规定企业有义务为70岁以下的老年人继续提供就业机会,允许雇员工作至70岁的日本企业占比,在2023年比一年前增加了1.8个百分点至29.7%。
除了不断加强对年长员工的培训和职业发展支持,社会观念也须要改变,不应将年长者视为负担,特别是在工作场所。企业通常倾向聘请资历较浅、工资相对较低的年轻人,一些中途转业或重返职场的壮年人士都可能面对挑战,更何况是已经退休的年长者。延长法定退休年龄是新加坡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的重要政策,只要个人愿意,健康也允许,社会应当创造条件让年长者继续工作,为经济贡献,同时也有助促进年长者的身心健康,打造一个充满活力的老龄化社会。
本地年长员工就业率持续上升,65岁至69岁仍在职场工作者的比率,从2018年的43.8%增至2023年的48.3%。根据全国职工总会去年对年长雇员所做的调查,每10名受访者中有8.5人表示,希望到了63岁的法定退休年龄之后还可继续工作。这些人可能是退休积蓄不够,也可能只是想要生活有个寄托,不论原因为何,上调退休年龄和重新雇佣年龄顶限,都让他们有继续工作的机会。然而,个别年长者有不同的需求和意愿:有些人身体健康,有些人体弱多病;有的想每天只工作几个小时,有的愿意全职工作。此外,个别年长者的工作性质也不尽相同,有些需要体力劳动,有些需要技能与专业知识。
继2022年7月调高法定退休年龄和重新雇佣年龄之后,人力部长兼贸工部第二部长陈诗龙医生星期一(3月4日)宣布,劳资政三方已达成共识,将从2026年7月起,再把法定退休年龄和重新雇佣年龄分别从现有的63岁和68岁,延至64岁和69岁。
考虑到政府的目标是在2030年之前将法定退休年龄调高至65岁,并将重新雇佣年龄提高到70岁,处于人生下半场的四五十岁壮年员工距离退休还有相当长的路,因此应该充分利用培训补助持续进修,掌握最新的知识和技能与时并进,为事业的第二春做好准备,而不会被时代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