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强调央行在数码货币扮演重要角色,拉加德认为还是得寻找平衡点。她指出,如果央行全权提供数码货币解决方案,这反而会阻碍他方推进创新。

例如,乌拉圭政府针对数码货币展开六个月的测试;加拿大、瑞典和中国也在探讨可进行线下交易数码货币的方式。

用户需求改变,让不少支付方式公司兴起并制定解决方案,例如中国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宝和印度的Paytm。与此同时,比特币(bitcoin)等加密货币同样要在这金融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在没必要的情况下,用户身份是不会透露给第三方或政府。”

拉加德说:“我认为,我们应该考虑发行数码货币的可行性。我相信各国政府在为数码经济供应货币方面可扮演一些角色。”

如果数码货币是以代币为主,就需要第三方认证来鉴定交易,因此或许不能像现金一样有同等的匿名性质。

无论是新兴市场或发达经济体,多家央行已在认真考虑落实这计划。

目前,政府和私人企业都可发行数码货币,这有助推广普惠金融并为消费者提供保障。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昨天发表一份研究报告,探讨发行央行数码货币(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的利与弊。

她举例,如果消费者使用数码货币消费,私企日后可得知客户的经济概况,例如经常购买特定食品的人房贷违约概率或许会更高。

根据报告,央行数码货币的定义是由央行通过数码方式发行的货币,是受承认的法定货币。

它可能以户头或代币为主。如果货币以户头为主,就类似在银行开设储蓄户头,不同的是改成在央行开户头。如果用户之间要转账,就能上网或通过手机应用即可,交易由央行处理。

拉加德说:“虽然数码货币目前未必在每个地方有实用性,但我们应该认真地并小心地,进一步探讨这个概念。”

随着数码经济崛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建议,各国中央银行应该认真考虑发行数码货币的可行性。

央行可确保交易隐私

她昨天在新加坡金融科技节(Singapore FinTech Festival)致词时指出,金钱的本质已出现变化,也走进了数码世界。

“如果央行着重于后端处理交易的优势,金融机构和起步公司则专注所长,面向客户并推进创新。这会是公共和私人领域最理想的合作关系。”

拉加德说,如果是由央行制定并发行的数码货币,它能通过尽职调查程序和交易记录鉴定用户身份。

拉加德向在会场的6000多名业界人士和公众说:“你们银行户头的储蓄确实已经数码化,但是数码货币会和现金一样,由国家承担责任,而并非落在私人企业身上。”

不过,拉加德强调,与私人企业不同的是,只有央行能够确保相关交易的隐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