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它不实与怪诞是有理由的。除了上面的事例,不实的是接连破了两个蛋,“蛋液”污染校服,却能在家里没被究问,使“作业”不受干扰;学生书包里有什么笔是没有的,还得去超市买;怪诞的是母鸡也不是随身来回携蛋孵化,学生怎个感同孵蛋,身领其受?

随后他又精心地把第三个蛋放入“别”上扣针的裤袋里。受到老师“表扬”后,就到超市买“荧光笔”,想在蛋壳上写字。他“捂着”鼓起的裤袋被店员误会,结果第三个蛋在他“抵挡”受“查看”时的“拉扯”中又破了,他马上“哇”地哭了。

班上没异议,而一个天性顽皮好动的马小跳,竟也愿意乖乖听话,把蛋放在“衬衫里”好“贴着肚皮”来呵护,结果很快跟人相撞弄破了。他接着用“纸巾”保护着,并无遵守作业条规的第二个蛋。尽管“小心翼翼”,蛋却神奇地在裤袋里“竟然不见了”。

如此近乎荒诞儿戏搞笑的情节,或许是作者要标立新异,以夸张手法与超强想象力,借予老师来配合演出。但在生活里,这样的事情有多现实?

选编予以修读的课文,也就是文本,其解读除了要具有提供语言文字作学习素材外,内容本身的积极性与品德的培养也很重要,故此文章也必须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正如陈、孙二君说的“文本的教学须扎根于生活的土壤……(课堂)是在模拟和演练如何生活。”

在故事发展中,为了介绍而介入某些特定词语,却有使用不当之嫌。例如他仅仅在保护鸡蛋这回事,对同学表示“担心”,这心意表态根本就不是“捣乱”这回事,却构成老师扯上“捣乱”的质疑;老师说会“奖励”他,他“变得兴致勃勃”。而“兴致勃勃”的使用,通常不是随后引申将会采取或发生什么后续的动作或事态吗?

拜读了1月21日《联合早报·言论》陈益清和孙莉的《中学华文新教材催生教学新方向》后,专业上所谓的新方向如何催生,作为一般家长,实在不敢有什么置喙。

不过倒想起了日前曾翻起且还算阅读过的中一新课本的第一课,心里有点意见。这里提出来让大家参考。

(作者是退休人士)

前年有早报读者对小学5B课本的《打架》提出了意见,内容是说老师处理两个因打架而扯破衣服的学生,把他们带到教师办公室后就离开,任由学生不必上课,相对独处几个小时。其他老师没有任何质疑,他们无聊到径自翻动老师的东西,直至老师回来了,看没事了,也不督导劝诫,随即就遣送学生离开。

就《一个蛋 两个蛋 三个蛋》这篇课文来说,原本是要学生体会父母养育的辛苦而“布置的作业”,到头来,用心恐怕难以达成。相信能完成作业的学生,大概只庆幸能“完好无损”地保住鸡蛋;而三个蛋到后来都以完蛋收场的马小跳,心里记住的应该就仅仅是三个“狼狈”的回忆罢了。

此外,人性的描述与行径显得矛盾,课前介绍马小跳是个淘气好动能为朋友仗义,“两肋插刀”的硬小子,可就为了三个蛋,到后来号啕大哭!

大家且看看课文内容是怎样展开的。题目是《一个蛋 两个蛋 三个蛋》。以下介绍课本内容使用双引号的字词,是援引原来课文所有。

文本开始是老师要学生通过知道母鸡孵蛋不容易,进而了解父母养育的辛苦以及培养出责任心,于是“与众不同”地“布置一个作业”,要各人一连三天不能破损地“坚持”着“不离身”带着一个鸡蛋。

店员不辨察情由,“手足无措”地就要他赔偿。中学生这时竟然越发“呜呜”大哭起来说:“我就要这一个。”一课中学课文就这样结束了。

这样的内容被认为与情理不合。或许大家都同意,课文情节内容的编写,必须选择合乎现实生活,尤其是真实结合校园生活的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