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里面有相当一部分是资金炒作的因素,但不争的事实是,这几天原油价格一直在每桶15美元附近波动。15美元应该是明显低于大部分原油生产成本,这是所有石油输出国,具体到各个石油生产企业所不想看到的局面。

当然也有人可能要质疑,自由市场经济活动无须太多的人为干预。油价降了、低过成本价,自然有生产企业倒闭,原油的供需、价格又会自己回复到正常状态。笔者也崇尚正常经济活动的优胜劣汰,但在当今严重的冠病疫情下,放任的市场经济可能并非合理的优胜劣汰。最后出现非理性的被迫停产、裁员,使成千上万的家庭遭受病毒和失业的双重打击。疫情过后又有可能出现到处找油,油价非理性上涨的局面。

由于冠病疫情的暴发,很多国家实施了阻断措施,整个世界的经济活动都明显缓了下来。据估计,全世界的原油需求量从正常时期的每天大约1亿桶,减少了30%左右,即3000万桶。这个数据是公开的,每个石油输出国都明白今天的现状。然而,经过沙特阿拉伯、俄罗斯、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等几次减产沟通协调,最后也只是达成了区区减产1000万桶的协议。

(作者就职于法国道达尔公司,负责特种聚合物亚洲区的市场开发工作)

由于囚徒无法信任对方,因此倾向于互相揭发,而不是同守沉默,最后都被判八年。囚徒困境所反映出的深刻问题是,人类的个体理性(在经济活动中的个人利益)可能会导致集体的非理性(在经济活动中的全输)。

囚徒困境中的假设场景是相互不能沟通,站在自己的立场,相互揭发还可以理解。而今天的世界,信息公开透明,沟通畅通无阻。之前市场上多次出现库容将严重不足的警示,可各石油输出国却置之不顾,多次协调无果。油价最终跌到今天的价位上,不得不说大家这么多年来一直提倡的全球合作共赢,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如果我们将囚徒困境中的刑期加重,甚至改为死刑,那真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大家可能觉得,哪怕是小学生都明白,你硬是满负荷生产,以15美元卖100桶,还不如减产一半,以40美元卖50桶,后者至少比较赚钱。那石油输出国为什么都不愿意减产?笔者在这里不谈个中的政治因素,另外在技术上,油井也确实不像我们家里的水龙头那样轻易开关。作者只想从经济学上的博弈论,来简单地谈这个问题。

合作共赢,斗则俱伤,现在的产油国都站在自己的立场,都生怕自己减产而对方不减产,造成自己的原油出口份额受影响,都坚持不愿意深度减产。但过度保护自己,算计别人,算来算去,最终还是算计到自己头上。

4月21日爆出了一条前所未闻的消息:5月交货的西得州轻质原油期货暴跌,居然收于每桶负37.63美元。

“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是1950年由美国兰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提出的博弈论模型。两个共谋犯罪的人被关入监狱,不能互相沟通。如果两个人都不揭发对方,则由于证据不足,每个人都坐牢一年;若一人揭发,而另一人沉默,则揭发者因为立功而立即获释,沉默者因不合作而入狱十年;若互相揭发,则因证据确凿,二者都判刑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