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弟子颜回过着“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难道颜回需要被扶贫吗?这是他主动选择的生活方式,他人生不但不悲惨,反而是幸福的。颜回的例子告诉我们,幸福终究来自于内心的丰足,而不是物质的多少。而“赈贫”是物质性的,所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穷问题。

为了维持面子,让成果持续下去,地方政府不得不拆东墙补西墙,其结果是一方面造成疲惫的民生,一方面造成环境加速破坏,最后反过来会产生更多相对贫困的人口。

如果把赈灾义举继续扩大范围而蔓延到无灾区域的扶贫,把赈灾变成了“赈贫”,将会使国家和个人耗费更多公共开支,其结果是既破坏风俗文化,也对整体环境造成恶劣影响,这是不尊重自然规律之举。

赈灾和救急是相似的。它们是短期的,一次性的自愿行为,也是人类文明社会的自然之道。但“赈贫”则是违背自然之道的。因为贫穷不是突发事件,它是慢性的、长期的,不是靠一次“赈贫”就能马上改变的状态。

(作者是居住在北京的新加坡人,曾经先后任职摩托罗拉,微软,联想公司,担任原材料质量经理)

但赈灾在执行上要避免矫枉过正,如果把赈灾过分前移到预防上面,将导致巨量资源耗费在百年不遇的小概率事件上。只要财力允许,人类不惜进行过度保护,但却忘记了提供资源的地球,被挖得千疮百孔,处于更大危险之中,可以预测的结果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其次,贫穷和个人习惯有关,大自然或人类文明之道都是“奖勤罚懒”,适用于任何生物。一个懒惰的人进入贫穷状态是必然的事情。解决懒惰造成的贫穷,只能从改变内心和习惯开始,所以物质上赈贫是于事无补的。

从古至今,当人类遭遇到自然灾害,国家和百姓都要进行赈灾支援,这既是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也是国家和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中国已经开展了10余年扶贫运动,从其过程和结果来看,很多地方是用“赈贫”的思维和方式,所以几乎必然地,其可持续性将面临巨大挑战。其实很多地方已经暴露出进退两难的窘境,但回乡之路的根已经挖断,前行又需要连续不断的输血投资,无疑,它将给地方已经高筑的债务雪上加霜。

俗语道:救急不救贫。意思是说一个人由于非常事件让生存遭遇到困难,靠一己之力不足以渡过难关。在这种条件下,外界提供帮助就是救急行为,是必要的善举。但如果一个人因为贫穷,而让他人提供帮助是不合适的,也是不道德的。

首先,贫穷状态是相对的。用国际上制定的贫困线作为标准是不适宜的,也是误导社会的。对于贫穷状态的认识,和社会制度,教育、思维模式和信仰有关。在没有相互比较的情况下,个体对贫穷的认识和感觉是不一样的。你认为对方贫穷,贫穷者或者第三方不一定接受,甚至贫穷者不认为自己生活很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