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隋唐以前,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制度,一直以来都被“特定的阶级”所垄断。平民百姓很难跻身士族阶级。制订国家政策的士族很多时候也不了解民间疾苦。国家政策的制定往往为了巩固帝王政权或自己集团的利益,以致弊端丛生。

现在一般民主国家都奉行“唯才是举”,作为国家的人才选拔方针。每个人都有机会在不同领域,为个人、家庭和国家贡献。因为有了监督机制,加上公民意识抬头,人才选拔制度更为完善和透明,大家都可以更公开地检视。

到了隋唐,科举制度逐渐改革了“九品中正制”。有才能的平民百姓也可以通过科举,不论门第、家世,跻身士大夫阶级。平民百姓可以靠自身的努力苦读,“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终于可以为国家效力了。“门阀士族”的垄断渐渐被打破,在比较公平的基础上,国家人才的多元性也逐渐形成。宋、元、明、清朝进一步完善改良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沿用至清朝末年,经历1300多年才被废除。科举制度对每个朝代人才选拔贡献良多,对后世的影响也深远。

中国封建世袭制度,涵盖面很广,从爵位、封邑(封地)、官职,到社会地位、财产、奴隶等,都是以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方式来继承。这种“家天下”的世袭制度从4000年前的夏、商、周朝沿用至秦汉两朝,才逐渐被中央集权制度所替代。

到了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以家世、道德、才能来鉴定官员的选拔和聘用,“唯才是举”制度化的雏形开始成型。制度立意良善,国家的人才确实也多了,但最后还是沦为“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现今的考试制度基本上是科举制度的延申。不过,在21世纪社会如此多元的今天,单凭考试的鉴定,或太过注重学术成绩的分数,已经很明显不能满足国家对人才的需要。很多没有学术成绩的人才,都有能力、有作为,为国家出一分力。

“唯才是举”的概念应该更多元。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中国历朝历代已经证明,唯有从不同管道吸引多元的人才,社会才会平等和谐,国家才会昌盛。要是只从特定的渠道,投入大量资源培养、栽培和吸引特定人才,可能会沦为另一种形式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窠臼。

到了汉朝,中央政权通过“察举”“征辟”等举荐人才的制度,让地方官员举荐有道德威望、有治世才能的士族供中央录用。形成后来东汉“门阀士族”这个阶层的兴起。东汉曹操曾颁布《求贤令》,以“唯才是举”为宗旨,广纳天下士族。

“唯才是举”的对象应该不拘泥。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不能只是以大专文凭、奖学金、学术成绩来衡量国家的栋梁。任何贩夫走卒、市井小民只要能提出可行的方法、对国家有利的意见,都应该受到重视。开放管道让人们可以提出有益、有建设性的意见,让每个公民都可以为国家出力献策。

“唯才是举”的定论应该更宽广和不狭隘,不同声音应该被尊重、不同意见应该被包容。只要是立意良善的建议,不同的理念也应该被采纳。人才的选拔应以更大度的胸襟、更开放的宽容来执行,这将会是人民之幸,国家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