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场合认识一位生产红外热扫描仪的朋友,谈到2019年冠病疫情,他说,新加坡政府在2003年沙斯过后,该要做的准备都认真地做,该投资的并不因为天下太平后前事已忘。比如机场、医院,相关高质量的器材早买了,以备不时之需。但是其他国家未必如此,现在临时接到不少询问,并且马上就要下单50、100台。数万元一台的机器,他不是货仓里囤着,不可能即刻就能供应。
而新加坡人都知道,这次抗疫的最后,执政党还有一个大考,就是全国大选。新加坡政府本来就不是临时抱佛脚之辈,面对这样的一次大考,执政者更不可能“佛系”抗疫。如果让外人以为他们举重若轻,那也是一种本事。
(作者是华文媒体集团社长 leehl@sph.com.sg)
第一,是对病症信息的掌握——对指挥抗疫者和医护人员而言,是必须很切实地认识病毒、对病例进行治疗;而从公众的角度,关注的是确诊病例数目、他们去过的地方和感染源、对接触者的追踪。指挥抗疫者和医疗专家科学、透明,才是赢得公众信任的基础。
第四,是科研方面的工作,本地科学家与其他国家的科学家互通信息,并研究更快而准的病毒测试法。他们也在与时间赛跑,积极研发抗病毒的疫苗。疫苗在望,才是最有效的定心剂。
因为农历新年期间工作人员一般较少,小年夜当天,她的医院全体医生被召集,一夜之间有序地改变分工和值班的制度。令资深者欣慰的是,年轻的医生纷纷请缨,取消年夜饭回去值班。
这些有经年累月的准备工作,乃至见到端倪时的严阵以待,说穿了,那就是居安思危。居安思危是新加坡生存的状态和意识。很多预防性的措施嵌入日常的机制、运作的成本里,像是平时的修行一样,在危机没有到来时并不引人瞩目。
而除了与中国关系之外,当新加坡因为追踪缜密,确诊病例多,好几个国家也对新加坡发出旅游警示。如何在公众眼线之下进行沟通,适当说明,也都是外交上需要拿捏的分寸。
2019冠病疫情在新加坡至今已有一个月,这里将新加坡这次所需要应付的问题和情境梳理一番。
第七,关注疫情可能对社会凝聚力造成的影响——新加坡人口由不同种族构成,这样的时刻不能容许有人借机操作离间,甚至同一族群之间,原本来自中国的移民也不少,倘若稍有不慎,任人挑起情绪,国民融合将面对巨大挑战。
相信科学,是新加坡抗疫的基石。据知,兼任新加坡国立研究基金会主席,也是这次抗疫工作小组顾问的王瑞杰副总理,春节期间除了忙着调整财政预算案,也努力地阅读病毒相关的研究资料,以辅助他更好判断疫情的形势、协调和指挥抗疫工作。
她说的是中央医院的情况,但是我绝对相信,其他一些相关机构,包括内政部负责边防工作的人员,卫生部、人力部等,当时必然也一样启动既有的程序,应对突发的状况。
与此同时,不仅在背后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为仓库备齐所需物资,在全球口罩供应不足的情况底下,还悄然准备改造工厂,从外地拉回口罩生产线。
不过新加坡的生存态度,更形象的是鸭子划水,水面上看来轻松,外人以为淡然,但是水底下必然是努力划水前行,步步为营。即使这些年累积了一些资源,水下划着的鸭蹼不能松懈。
2003年的沙斯对新加坡是重要的一堂课。最近跟一位中央医院的资深医生聊天时,她也说,医疗体系经过沙斯,现在机制建立得更完善,唯一不确定的是,新一代的医生没有真正经历过,不知道反应如何。
自游鱼
第五,是考虑疫情对经济的影响。这包括返新人员的限制、居家隔离人员等对经济生产带来的不便,以及在疫情冲击下,企业受到煎熬,政府要如何纾困解忧,维持经济活动和社会的信心。
新加坡的生存态度,更形象的是鸭子划水,水面上看来轻松,外人以为淡然,但是水底下必然是努力划水前行,步步为营。即使这些年累积了一些资源,水下划着的鸭蹼不能松懈。
尽管进入不同的时代,社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许多不同的信息涌现带来新的挑战,新加坡固有的管治模式确实需要做出调整,但是新加坡人知道,国家一些基本的条件不可能改变——比如面积、地理位置、资源条件。
第三,是防疫相关的问题,也就是人们关心的口罩、消毒液的使用和采购等。当局要传播如何为自己做好防护,在人们担忧口罩不够时安抚人心,限量分派口罩,同时有效宣传把口罩留给更需要的人。
而要生存下去,新加坡总是要未雨绸缪,不抱侥幸的心理,依靠自己;而生存下去的条件,包括在危难时如何自处,如何坚守原则,人们如何互信互助。
武汉当局有关肺炎病例的信息公布时,新加坡卫生部1月2日即通知医院戒备。大家早把沙斯后制定的应对宝典从抽屉取出,以备第一例的出现。
事实上,依照最近泄露的贸工部长陈振声的闭门会议内容,政府除了要解决现有问题,还要往下多想两步,为新加坡预备未来优势。
第二,是隔离的问题,政府的举措不能过度反应,但让人看到隔离令等措施有效执行,避免疫情在社区广泛扩散。
第八,是处理好外交关系。武汉封城,采取措施之决断,反映了湖北、乃至中国疫情形势之严峻。在了解中国面对难题的同时,新加坡作为一个人口密集,与中国长时期、全方位往来密切的小国,恰恰也可能在采取步骤应对疫情时,面对外交考验:既要集中精力向自己的国民交代,解决国内的疫情问题,同时存有中国是否能理解新加坡举措的疑虑,如何权衡,章法不乱,审慎处理。
第六,是在这段期间更不容假信息传播,影响社会的稳定,这是抗疫的另一条战线。
这些繁复的问题与工作,考验的是政府全面的领导能力和治理能力。对执政党十分熟悉的新加坡人,包括平日批评政策和论述者,都不会认为政府此刻会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