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我国第一个卫星镇、附近有着本地最早期的组屋,建于1971年的美玲巴刹与熟食中心,自然也是这里悠久历史的一部分。
陈巧珍是在逼不得已的情况下,才想到要卖菜头粿。当时,因为丈夫没收入,而家中也有六名年幼孩子及家婆需要照顾,她只好靠着从亲戚身上学来的做粿手艺,开摊售卖菜头粿。
邦叔邦嫂携手经营煮炒53年
看着陈巧珍(85岁)坐在一旁面带微笑,看着第四的儿子李国昇(58岁)和最小的女儿李丽芬(54岁,会计师)忙着为客人们准备订单,谁也不会想到,如此慈祥的面孔背后,藏着那份坚韧。
严亚邦负责下厨翻炒的任务,而亲切被人称为亚嫂的太太,则负责切菜板上的任务,为先生准备好食材。虽然目前主要有二儿子严举强(51岁)帮忙,两人始终合作了53年,培养出的默契,让严亚邦称太太为最佳拍档。
“虽然通往美玲熟食中心的道路有三条,但从东陵福路方向来的食客必须绕个大圈才能进入美玲街159座。在翻新熟食中心的同时,陆路交通管理局开了多一条道路,而这条道路也是最方便,最能直接到达熟食中心的路。”
目前,二楼的熟食中心有42个摊位,而底层的湿巴刹则有51个摊位。当中,虽然有许多摊位的雇主来来去去,尤其是在二楼的小贩中心,但一些老字号摊位,始终坚持留在原始地营业。附近熟食中心的老招牌,甚至还聚集到美玲熟食中心营业。
据美玲/史德林商联会主席蔡权海透露,小贩中心在2008年还没进行大型翻新时,非常不方便。
蔡权海认为,虽然这区被列为“老人区”,不像一些市区里的小贩中心一样“旺”,但其实用餐环境十分舒适优美,地方宽阔,空气流通顺畅。
洪集丰(60岁)从小学就开始光顾新记鸡饭摊,而在五年前从顾客转变成新记驰名鸡饭的老板。
“我一直都对吃很感兴趣,而且因为当小贩时间较自由,所以一直以来都没想要从事别的职业。选择售卖火锅,也是因为能让食客自选材料,而且煮炒也能提供他们多样化的选择。”
阿婆当年苦学艺做粿卖粿养大6儿
美玲路手工菜头粿真正的创办者其实是陈巧珍。她在美玲熟食中心开幕约六个月后,于1972年开始专卖手工黑与白菜头粿。
新记鸡饭已有约50年历史,在1971年由梁福荣开始在牛车水营业,之后有一段时期搬迁到玛格烈道第40A座和联邦道第38座。
看着76岁的严亚邦拿起大黑锅起劲地翻,不到一两下,就炒出香喷喷热腾腾的拿手砂煲红糟鸡,就可看出他对煮炒的热忱及多年来所累计的丰富经验。
创办人梁福荣在2000年退休后,原本由两名儿子接手。但从2000年至2015年,孩子们也经营过别的品牌,或在其他地方开始新记分行等,位于美玲熟食中心的摊位在2015年面临关闭。
美玲街一带曾是华族坟场,附近也曾有过一个“无尾港村”。因此,许多长辈们还是把美玲街这里亲切地用福建话称为“无尾港”。
“我从未经营过生意,什么都不知道,一度觉得非常迷茫。没人告诉我该怎么做,我只能坚持每天做粿卖粿,也尝试卖过红龟粿。”
严亚邦是在1968年与妻子在东陵福一带的小贩中心开始煮炒与火锅生意,做了约25年后,才搬迁到美玲熟食中心,并继续经营至今已26年。当时他们才23岁,一起创立亚邦生锅小厨,谁知道一转眼就做了约53年。
陈巧珍回想当年,还微笑着说,当时还必须每天收档后,到附近捡大片的叶子及报纸包菜头粿。
小学开始光顾鸡饭摊顾客变老板
配合新加坡为小贩文化申遗(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2019年1月到8月,《联合晚报》每周二风雨不改推出《小贩周记》,全岛搜罗好吃又有故事的小贩摊。由于读者和小贩反应热烈,欲罢不能,采访团队于是重新出发,11月起继续出击,再推出《小贩周记》全新系列,深入发掘和报道小贩中心的特色和人情味故事。
洪集丰得知这件事后,觉得美玲熟食中心的摊位若关闭非常可惜。虽然自己也有一份电子工程师的全职工,但看见摊位有空挡,并拉来自己非常尊敬、在杀鸡和小贩行业已有几十年经验的吴二弟作为合伙人,一同继续营业。
“这里简直就像六星级的用餐环境!尤其到了傍晚前来用餐,感觉更为凉爽,灯光也漂亮。而且小贩中心不只有许多古早味佳肴,例如从1972年卖到现在的菜头糕,也有连续四年登上米其林“必比登推介”名单的实惠园河粉和全岛出名的新记驰名鸡饭。”
美玲巴刹与熟食中心位于美玲街第159座,属于女皇镇区。从1971年建成至今,美玲巴刹与熟食中心经历过无数变迁。该区先后经历5名议员管治,在这几十年的过程中,熟食中心也做过不少小改革及大翻新。
她说:“我非常佩服阿婆的精神。我们这些老顾客吃着她亲手做的菜头粿长大,也知道阿婆做菜头粿有多么的艰难。还记得当初她必须每天凌晨两三点起床做粿,然后再用竹竿把两个装满粿的桶子撑起,一路走到美玲熟食中心,6时半开档一直卖到午餐时间过后。如今,孩子们都长大,有各自的事业,阿婆的付出是值得的,也终于能享福了。”
一名60多岁的老顾客谢清贤(退休人士),从档口在1972年开张就陆续光顾至今,已成为陈巧珍的好朋友。
“对我而言,小贩文化是一个我们该努力去保护并传承下去的遗产。尤其是看到这些老字号结束生意更为伤心。另一方便,因我年纪越来越大,我希望能做自己想做的事,用我的能力去扩展和用现代宣传方式,帮忙这些历史悠久食物好吃的老招牌。”
公众可登录www.oursgheritage.sg网站支持小贩文化申遗,活动将进行至2020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