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一般英式风格大洋房大小的野生动物医疗与研究中心,空间却能容得下一只雄狮在手术室内接受治疗。但倘若是大象或长颈鹿,就得带着可携式(portable)的医疗配备,到它们的栖息地为它们诊治。
因此,癌症在动物界内可说是“老兽病”。
自2009年新中两国建交20周年,新加坡野生动物保育集团和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签署10年大熊猫保育合作研究项目,凯凯和嘉嘉的生育问题就成了国人的焦点。这令我国的内分泌技术员兴奋,同时也倍感压力。
受访当天,他正在解剖一只刚死去的兔豚鼠(mara),它生前行走就已经怪怪的,某些动作也要管理员介入纠正才能矫正,它自己却无法通过正常反应调整。
王毅睿指出,这个步骤主要是担心动物在治疗或检验过程中会乱动,尤其小动物血管特别细,一个不小心,很容易伤到。因此,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只能在它全身麻醉的情况下做检验。
若动物真生病了,就能马上诊治,不至于等到病重后才来急救。
这其实是30岁的内分泌技术员施恩惠的工作室。她身穿白袍,手中拿着检验器具,从大熊猫一坨坨的粪便或一瓶瓶的尿液中,取出样本进行化验。
许家达打趣说:“这样就不必担心切到大血管,也不用担心它会死,更不必分秒必争,能慢慢处理,找出死因。”
它们不会在不舒服时走进诊所说“我病了”,不会因为难受孕,而乖乖躺在床上安胎,它们甚至会为保命不被猎捕而隐藏病态,这样要如何及时发现,并为它们诊治呢?
王毅睿说:“年老的刺猬较容易患上癌症,所以一般上越老的就会越频密的为它们做身体检查。”他解释,以往少听说动物患癌这回事,这是因为在动物进入老年期之前,往往都会因为一些瘟疫或寄生虫之类的问题而死去。在获得更好的兽医医疗照料下,这些野生动物的存活年龄也越来越大,才会出现更多患癌的动物。
侧记:长知识的一趟旅程
新加坡动物园深处,有个游客禁地,那是拯救过无数只动物生命的野生动物医疗与研究中心。里头除了手术室、研究室,还有“殓尸房”。
因此,很多时候,都得等到动物病逝后,许家达才能通过解剖,抽样化验,了解动物的死因。
“这些都是完成解剖后,储存下来的样本,有不同的病菌样本,也有不同动物不同内脏的样本”。
双手捧起一只年迈的刺猬(hedgehog),兽医王毅睿说:“它最近食欲不佳,走路摇摇晃晃,我们将为它抽血、照X光、做超音波扫描,检查健康情况。”
王毅睿指出,兽医并无细分专科,诊治过程中,唯一要考虑的只是动物的体型是否能送进野生动物医疗与研究中心诊治。
凯凯和嘉嘉,今年4月再次进入交配期。与往年不同的是,兽医团队今年决定不再让凯凯和嘉嘉自然交配,而是只采用人工授精的方式,以确保能从凯凯身上取得最高素质的精液,并准确导入嘉嘉体内。为了能抓紧那短暂的受孕期,一旦发现嘉嘉排卵,她及团队都得不分昼夜地检验嘉嘉所有的排泄物,同时立刻抽取凯凯最高素质的精液,快速导入嘉嘉体内,希望它成功受孕。
本期《大特写》,通过三名动物园医疗专家,带着大家一起“走过”野生动物的生、老、病、死。
“我们并没有分牙科、妇产科或内科外科,只要动物园内的野生动物有任何病痛,都是由我们照料。”
老:动物园藏手术室‘殓尸房’
他解剖的遗体。小至蝴蝶、仓鼠,大至雄狮、虎豹,只要是园内逝世的动物,都会经他刀下解剖,探究其中死因。
施恩惠说,她主要的工作是为凯凯和嘉嘉是否有后代而烦恼。她解释,虽然大熊猫的交配期是每年4月到11月之间,但仅有24小时至72小时的受孕期。因此,他们必须透过检验大熊猫的排泄物,来观察嘉嘉体内荷尔蒙的改变,抓住关键时段让它受孕。
他解释,比较敏感细心的管理员,一旦发现动物出现异样,马上就会通知兽医,让他们马上检查。
第一次看到不一样的动物园,也对兽医医疗人员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他们不仅仅诊治生病的动物,也会为所有动物进行定期检查,野生动物医疗与研究中心和人类的医院相比,唯一不同的是,动物不像人类会记录自己的检查日期,得依赖管理员和医疗人员配合,才能毫无疏漏。
病:雄狮都容得下的医疗中心
仔细解剖后,许家达用福尔马林(Formalin)固定各个内脏,再切片抽样做检验。
兽医病理医师许家达(35岁)点出,即便如此,弱肉强食是动物界内的大自然定律,弱小动物一般上会隐藏自己的病痛,以保护自己不被其他强势动物视为猎物。
王毅睿坦言,即便定期为所有野生动物做检查,他们仍非常依赖动物园管理员的细心观察,才能更早检查出动物是否患病。
为什么要了解动物的死因?许家达解释,动物生前很多时候只能通过种种迹象猜测它生了什么病,唯有在死后才能做解剖,确定之前推测的病因是否正确。
上个月,新加坡野生动物保育集团再次发出受孕失败的消息,凯凯和嘉嘉今年仍无缘当爸妈。
“我们怀疑它因为神经线出现问题,或许脑内有肿瘤,要等到解剖后才能确认死因。”
259人当中,有15名医疗人员,包括四名兽医、一名兽医病理医师,以及包括护士、技术人员、管理员和隔离区管理员。
一只只生龙活虎的动物映入眼帘,但你可曾想过,人都有生老病死,当动物在出生、老迈、病倒或死亡时,管理员会如何处理,是谁来照料它们的健康呢?
施恩惠说:“大熊猫一般上会有假怀孕的现象,而刚出世的大熊猫也只有拇指一般大小,所以受孕初期难以通过超声波扫描确认子宫内是否有动静。我们往往要等到生产前一周,才能确定嘉嘉是否成功受孕。”
新加坡是全亚洲唯一在动物园内聘有全职兽医病理医师的野生动物园,而许家达正是负责这神圣责任的兽医病理医师。
动物和人一样,都会经历生老病死,但它们无法和人类一样陈述自己的痛楚,只能默默忍受到离世的那一天。
这真是长知识的一趟旅程。
他也解释,只要药物的分量拿捏好,药物就不会停留在动物体内太久,很快就能排出体外,不会影响到动物的健康。
“我们一般会让动物回到休息的地方,在地做检查,并提供所需的治疗。”
很难想象,医疗团队不仅能带着扫描器在地为动物进行超音波扫描,也能带着X光机为动物照X光,画面能立刻显现在平板电脑上,快捷省事。
他们每天都与凯凯和嘉嘉处在同一个栖息地,也似乎同它们一样成了被观赏的“动物”,游客能透过玻璃窗看到他们工作的样子,不时有游客拿起相机或手机对着玻璃窗拍照。
他翻开兔豚鼠的肚皮,露出内脏。为了不遗漏任何部位,他自己拟出一定的顺序,将内脏一一取出,整齐摆放在黑布上,逐个拍照。
不仅如此,更让我意外的是,连小小的蝴蝶死了,兽医都会解剖检验,来检查是否出现传染病,避免大批蝴蝶被传染。
说着,王毅睿拿起透明的“金钟罩”,把小小的刺猬盖上,通过气体药物让它全身麻醉。它那小小的舌头,不停地舔舐嘴巴周围,动作逐渐缓慢,之后就任由王毅睿将它翻过身来抽血。
当然,那样的环境无法与野生动物医疗与研究中心内的卫生情况或是医疗设施相比。
兽医病理医师许家达为兔豚鼠解剖,检查死因,了解是否因脑瘤导致。
新加坡野生动物保育集团共有四个公园,包括新加坡野生动物园、河川生态园、夜间动物园和飞禽公园,里头共有1万5500只野生动物,由259名职员看顾并提供适当的照料。
兽医王毅睿(28岁)指出,野生动物园并非纯粹专注于繁殖动物,也负责控制动物的繁殖量,以免数量太大难以照料。因此园内其实有本记录本子,主要记录所有动物的资料,包括生日、品种、亲生父母的资料。
一般人想当兽医,都是因为喜欢与动物互动,热爱动物,但许家达却选择一条少人走的路——每天与冰冷的动物尸体打交道。
就因为这样,兽医医疗人员的角色更为重要,他们靠观察、检验和知识,判断动物的问题,并对症下药。
王毅睿解释,记录父母的资料,是倘若往日要进行交配,不会出现“乱伦”问题。
话虽如此,王毅睿坦言,全身麻醉还是在没办法下的选择。目前,医疗团队已经与动物园管理员合作,训练动物在无需麻醉的情况下接受超音波扫描,慢慢地省略全身麻醉的步骤。
王毅睿说:“例如大熊猫,就能在毫无麻醉的情况下做超音波扫描,过程约10分钟到15分钟。”
可是,麻醉动物除了保护它们,也是保护自己。凶猛的动物如狮子、老虎、花豹等,都必须先在走回休息处后,吹针为它们注入麻醉药,医疗人员才能安全进行检查或治疗。
幽默风趣的许家达,站在动物遗体面前,以专业利落的手法,数分钟后就将小鹿般大小的兔豚鼠剖开。
为动物操心的幕后英雄
谈到这里,他转身带记者走进了一间储藏室,里面放置着大小玻璃罐,有“腌制”的动物胚胎样本,也有已切片的受感染内脏等。橱柜上,也有不同动物的头骨,或能存放的样本。
走进新加坡野生动物园,迎接游客的是好玩逗趣的猴子、威风凛凛的狮子、温顺亲和的大象,还有珍贵稀有的大熊猫。
生:烦恼是否‘后继有熊猫’
人们看得见的,一般上都是动物管理员,在园内进行喂食、提供日常照料、为动物进行训练,为观众呈现表演。但大家看不到的,却是在园内默默耕耘,为动物的生育、健康操心,为查出死因烦恼的一群幕后英雄。
他解释,拍照是为了存档,以备将来需要取出重新翻看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