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父母眼里,方思慧对自己要做的事总是坚持不懈。母亲黄丽娟(64岁)欣慰地说:“思慧很努力,积极正面,也很享受自己在做的事。每年圣诞节,她都会烘制水果蛋糕,好多朋友见到她时,都会跟她预订。”

两年前,陈美芬在新加坡视障人士协会举办的职业展上,发现厨尊的工作机会。

对特需者特别有益的技能

群居厨房联合创办人叶艾明说,社企餐馆须仰赖社会大众支持,才可持续。
群居厨房联合创办人叶艾明说,社企餐馆须仰赖社会大众支持,才可持续。(龙国雄摄)

“有人请我分享上社企餐馆用餐的贴士,我告诉他,一切就像平常一样,无须刻意。”不过他坦言,日子久了,大家也许会提高对员工的期望,甚至渐渐忘记眼前是个特需人士,这提醒我要常常自觉。”

新加坡厨尊现有84名员工,其中62人是弱势者;香港则有54名员工,其中42人是弱势者。这些弱势者包括有身体残疾、精神问题、智力障碍,或中年失业、破产或遭受虐待。

洪志伟(后者)热心协助与指导同伴。
洪志伟(后者)热心协助与指导同伴。(龙国雄摄)

公众到厨尊用餐,就是给予特需者机会接受培训,同时也能参与预付送餐活动。

近日公布的2021亚洲50最佳餐馆的“亚洲之粹”(Essence of Asia)榜单上,从新加坡引入香港的社企食阁厨尊(Dignity Kitchen)榜上有名。

餐馆平日仅供应午间套餐,周末开放给私人聚会,如庆生、婚宴等。午餐高峰时段过后,方思慧会为同伴准备员工餐。“你都为他们准备什么?”她说:“就你刚才吃的三文鱼一样啊。”

方思慧对歌唱、烹饪、烘焙有浓厚兴趣,尤其喜欢和父亲一起在厨房工作。她说:“我会帮忙准备三文鱼、鸡肉,做好爸爸吩咐的事。”

许承俊受访时说,厨尊视重建弱势与残疾族群的自信与尊严为最大使命,也是本地第一所为弱势群体开设的小贩训练学校。

她在厨尊掌握了烹煮瓦煲饭的技能,也学会制作罗惹。从受训学员到成为全职员工,她目前在摊位协助新学员掌握做罗惹和煮瓦煲饭的技能。

除了视障,陈美芬也患有三高。她感谢许承俊开设厨尊,“如果没有他,我们哪来的工作?不可能有人会要雇用残疾人士。”

因为视障,陈美芬的每份工作都做不长久。“每次眼睛出状况,就得休息一段时间,同事们都不知道我的眼睛情况那么糟。”约11年前,她眼睛因细菌感染动手术。“我的工作是合约制,因须休息八个月而失去工作,当时的我自暴自弃,暴饮暴食,那段期间胖了20公斤。”

陈美芬靠左眼仅存的视力在厨尊食阁工作。
陈美芬靠左眼仅存的视力在厨尊食阁工作。(龙国雄摄)

公众除了可到群居厨房用餐,也可预订饭盒,又或是捐献$1000至慈善组织,为特需人士提供100顿餐食,让在群居厨房工作的员工为其他弱势群体付出,这除了给予弱势群体工作机会,也让他们自助助人,重获尊严与信心。

去年,厨尊生意受疫情影响,蒙受亏损。许承俊坚持不裁员,不减工资,要求员工团结一致,共克时艰。

许多人对局部失明并不了解,以陈美芬的情况来说,早上7时前和晚上7时后,只要光线不足她就看不见。“到陌生的地方或雨天我须要拄手杖,不过我很挣扎,因为我戴着眼镜,有人以为我假失明博同情,不拄手杖又会一直跌倒。”

这些社企餐馆一方面为国人提供美食,一方面增进国人对弱势群体的理解,打破刻板印象,更重要的是,教会弱势者一技之长,帮助他们安身立命,融入社会。

在厨尊茶水摊工作的员工认为助人自助快乐多。
在厨尊茶水摊工作的员工认为助人自助快乐多。(龙国雄摄)

走入麟谷峇鲁(Lengkok Bahru)的新协立综合设施(Enabling Village),宛如步入世外桃源。

 

“女生一般都喜欢吃这个……你要试试吗?如果你爱吃辣,可以试试我们的麻辣意面或是……”洪志伟是这样对第一次到群居厨房用餐的我做推荐的。

更重要的是,光顾这些社企餐馆不是为了同情,也不是为了被感动,而是像到一般餐馆一样品尝美食,享受正能量和激励的同时,保持最基本的尊重和同理心,让我们共同建立一个更美好、更具包容性的社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任何人都可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人生价值。不管是弱势群体,还是特需人士,给他们舞台和帮助,他们一样可以发光。他们需要的,不过是为你我做一顿饭的机会。

如今的她以豁达和感恩的心面对生活。“虽然眼睛一直在退化,但感恩这30年来我还看得见。”

 

方思慧对烹饪有浓厚兴趣,享受和父亲一起在厨房工作。
方思慧对烹饪有浓厚兴趣,享受和父亲一起在厨房工作。(龙国雄摄)

群居厨房创办至今,获得许多反馈,绝大部分都与食物无关,而是赞许那里的员工和服务。叶艾明说:“我相信现在的食客踏入社企餐馆用餐时,都会比较有耐性,也更懂得体谅他人。”他也说,友人之前到餐馆用餐,随后就向他大赞员工洪志伟的服务态度可媲美五星级酒店员工,说他友善,服务周到,待人真诚。

厨尊食阁提供小贩职能培训,教导烹煮本地美食,为弱势群体创造掌握技能与就业的机会。
厨尊食阁提供小贩职能培训,教导烹煮本地美食,为弱势群体创造掌握技能与就业的机会。(龙国雄摄)
经过培训,麦逊贤已有能力独立和有效地完成许多工作。
经过培训,麦逊贤已有能力独立和有效地完成许多工作。(龙国雄摄)

在以美食打响名号的新加坡,我们如何与弱势者分一杯羹?

洪志伟:轻度智障从工作中学会表达自己

本地多个社会企业餐饮业者,以食阁、餐馆,甚至是“云厨房”的概念,积极帮助弱势群体就业。从新加坡引入香港的社企食阁厨尊,就因为在疫情期间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而名列2021亚洲50最佳餐馆的“亚洲之粹”榜单。

后记

洪志伟曾在酒店、快餐店、洗衣店、YMCA的宿舍和咖啡座工作,去年六七月间被调到群居厨房。他说:“这里的员工和顾客都对我很好,有时客人点餐时听不懂我说什么,旁边的客人会帮我解释。”

厨尊近日开发了Dignity Wheel计划,住在距离食阁1.5公里内的食客只须致电订餐,坐轮椅的特需者会将餐点送到府上。针对行动不便的特需者,许承俊近期也将推出Dignity AI,以人工智能科技让瘫痪的特需者在家利用键盘操控厨尊里特别设置的机器人,与食客沟通。

如果同事心情不好,他会主动关心,安抚他们。他希望有机会学习烹饪,这样如果厨师身体不适,至少他可以帮忙切菜。

吃是人类的最基本需求,便有了开设食阁的想法。许承俊说:“食阁是每个国人都会去的地方,加上小贩经营模式相较于餐馆更直接简单。一来无须购买大型器械,二来透过传授技能给弱势群体,就能装备他们炒粿条、炒福建面、煮瓦煲饭的技能。”

洪志伟(26岁)自小患有轻微智力障碍,目前在裕廊飞禽公园的群居厨房担任餐馆主管,他说:“我很喜欢与顾客沟通,如果顾客不知道要点什么,我可以给他们推荐。”

Soul Food的午间套餐满足味蕾。
Soul Food的午间套餐满足味蕾。(龙国雄摄)

这个源自新加坡的社企食阁,2019年扩展到香港。厨尊执行董事兼创办人许承俊(62岁)雇用并给予残疾人士与弱势群体培训,让他们学会一技之长,烹煮食物和提供服务。

洪志伟(柜台右二)希望向大家证明,特需人士也能跟常人一样,把事情做得很好。
洪志伟(柜台右二)希望向大家证明,特需人士也能跟常人一样,把事情做得很好。(龙国雄摄)

她分享说,烹饪并不困难,拥有厨艺证书的她,很享受在餐馆工作的时光,她学会很多东西,也更有自信把食物做好。

麦逊贤说,在Soul Food工作让他学习到好多东西。尽管厨房很热,他还是会选择到餐馆工作,因为他喜欢烹饪,也喜欢和方思慧一起工作,他说:“他们都是我的朋友。”

洪志伟热爱工作,休假时除了去游泳,心里也记挂同事,担心他们太忙,甚至回餐馆帮忙。为支持餐馆,他也会为家人预订餐馆的餐食与他们分享。

平日陈美芬到咖啡店或小贩中心买东西时,都得用手机放大摊位招牌查看价钱,然而此举往往被人误会是在拍照,“有人会没好气地问我有什么好拍的,排在我后面的人也表现得不耐烦。”

厨尊强调团队合作,身为组长,她得看着摊位的工作进度。“有些食客不能等,会要求我们加快速度,还好东西做久就熟练了。”食客尝了她的食物赞好也让她收获不少满足感。

餐馆周一休息,但她和父亲,连同其他员工,都会聚集在一起讨论当周菜单。问她是否想像父亲一样,有朝一日带领厨房团队,她大笑回应:“不行啊,那太难了!”眼里尽是对父亲的崇敬。

食客除了可前来用餐,也能通过订餐,或租借厨尊的空间举办活动。许承俊说,数月前有对情侣在厨尊举行婚礼,由特需人士为宾客预备餐点,为新人创造难忘的回忆。他强调,厨尊的厨师拥有丰富烹饪经验,是在疫情期间被酒店裁退的大厨。

新协力综合设施环境清幽,是集合服务特需者的零售、生活与培训的社区空间。
新协立综合设施环境清幽,是集合服务特需者的零售、生活与培训的社区空间。(龙国雄摄)

28岁的方思慧是餐馆老板方庆丁的女儿。虽然有中度学习障碍,却对烹饪十分感兴趣。她笑说,自己每天都带着好心情起床,和爸爸到餐馆工作。

女儿的烹饪兴趣,促使方庆丁于13年前放弃零售营销与广告事业,于2008年1月创立Soul Food。餐馆旨在培训有特殊需要的人,协助他们掌握技能。

方庆丁说,在厨房学习烹饪、清理、保持卫生与安全,这些都是生活技能,对特需者特别有益。“我心里很清楚,Soul Food不单是要成为一家提供美食的餐馆,也是让心灵与生命彼此影响的空间,透过培训,弱势者能够发挥所长,重拾尊严,进而塑造一个更具包容性的社会。”

来自单亲家庭的陈美芬说:“我5岁就戴500度眼镜,长大后患上千度近视,年纪大了得白内障导致视线模糊,加上青光眼,每天晚上都得滴眼药水。随着肌肉萎缩,视网膜变薄,若有人大力拍我的肩膀或碰撞,视网膜就会剥落。”

群居厨房现有20名员工,其中半数是特需人士。餐馆希望给予特需员工一个职业道路,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让他们过档到合作品牌的餐馆工作。群居厨房除了雇用特需者,也为看护者提供培训和就业机会,希望帮助弱势群体,包括残疾人士、单亲父母、低收入家庭等,以及他们的家人,让他们一起工作,互相照应。

群居厨房的“云厨房”概念,让餐饮业者与弱势群体从中受惠。
群居厨房的“云厨房”概念,让餐饮业者与弱势群体从中受惠。(龙国雄摄)

群居厨房:让弱势者与不同餐饮品牌合作

陈美芬从受训学员成为全职员工,在摊位协助新学员掌握做罗惹和煮瓦煲饭的技能。
陈美芬从受训学员成为全职员工,在摊位协助新学员掌握做罗惹和煮瓦煲饭的技能。(龙国雄摄)

厨尊搬迁数次,从马里士他熟食中心到加基武吉景、实龙岗,三个月前扩充到现在的69号文庆路的“红屋”,俨然更具规模和空间,以容纳日趋增加的学员。

去年8月,2016年总统志愿服务及慈善事业奖的两名得主叶艾明和洪建平,联手在乌节路的基督教青年会(YMCA)大楼内的Y Cafe设立群居厨房(The Social Kitchen),为餐饮业者提供多一个可售卖食品的平台,也为弱势群体提供就业机会。

Soul Food的方庆丁(右一)将餐馆的运营归功于团队,包括妻子黄丽娟(左一)、女儿方思慧(左三)及得力助手麦逊贤(左二)。
Soul Food的方庆丁(右一)将餐馆的运营归功于团队,包括妻子黄丽娟(左一)、女儿方思慧(左三)及得力助手麦逊贤(左二)。(龙国雄摄)

为帮助特需人士创造就业机会,学员须接受六至八周的带薪培训。经培训的弱势者会在厨尊食阁里工作,借此让他们融入社会。厨尊也会定期举办活动,让大众有机会接触弱势群体,透过互动认识并接纳他们,达致共融。

这些年的工作经验教会他学习表达自己,从以前不懂得表达,到现在能与顾客顺畅沟通,接听电话,回应顾客问题等,令他有所成长。

把正能量带给他人

新协立综合设施 为特需者而设的社区空间

一般人只须上一天课,就能了解准备食物的基本要求,一些特需者却可能得花上三四个月。方庆丁说:“他们须要仔细观察和不断重复动作,才有信心执行任务。”

短短七个月,群居厨房分别在YMCA、裕廊飞禽公园、天使之后堂及滨海湾花园开设四家“云厨房”。群居厨房联合创办人叶艾明解释“云厨房”概念,是指合作品牌就像云朵一样多变。

身心不济的残疾或弱势者,为挣一口饭,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心力,刻苦勤学,透过餐饮业谋得一技之长,自力更生,走入社会,提高人们对他们的理解。

一连几天到社企餐馆用餐,采访过程中接触到的社会企业家和特需人士,为我上了一堂宝贵的课,也让我感受到满满的人情味。

首届推出的“亚洲之粹”名单,旨在表扬在餐饮界做出贡献的餐饮英雄,这些业者或是坚守传统烹饪手艺与风味,或是在疫情期间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以一己之力丰富亚洲餐饮生态,厨尊正是其中一家。

培训特需者固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更大的挑战是改变大众的刻板印象。到访厨尊,总会看见员工安静地各司其职。许承俊说:“很多人有疑问,说员工看起来很‘正常’,我倒想问他们,特需人士该长什么样?”

目前,共有20家社会企业在新协立综合设施的同一屋檐下。新协立局长邱玉雯受访时指出,新协立综合设施内有餐馆、超市、健身房等,这些设施都向公众开放,也是弱势群体的培训基地,让他们从中学习工作技能。

午间到新协立综合设施内的Soul Food社企餐馆用餐,餐馆偌大的空间装潢简约又温馨,给人一种回家吃饭的感觉。这里以欧式家庭私房料理为主,午间套餐主食选择包括炖牛尾、烤三文鱼及烤蔬菜等,须提前预订。

麦逊贤在家不做菜,只在餐馆工作时才会触碰食材。他说:“妈妈来过餐馆试吃我做的食物,她喜欢我做的菜,我很开心,但她很久没来。”

在文庆路的厨尊食阁,空间宽敞明亮。
在文庆路的厨尊食阁,空间宽敞明亮。(龙国雄摄)

方庆丁在厨房与员工们一起并肩作战,每次看见员工展示才能,付出心力,工作量增加时看着他们如何管理压力,都是最大的满足。

她受访时说,她的右眼是假眼,已经完全失明。19岁时因视网膜剥落,视力逐渐衰退,前后动了11次手术,30岁那年她摘除眼球。左眼则被诊断为懒惰眼,因延误治疗而导致局部失明。

看陈美芬在摊位前勤快地工作,完全看不出她有视障问题。她说:“眼睛经常有‘飞蚊’飞来飞去,很烦躁,须要自我调适心情。”

我国号称美食天堂,中西餐、日料、韩餐等,美食选择多不胜数。本地餐饮界还有个特别的存在——社企餐馆。

服务员Timothy礼貌地招呼我们坐下,并递上饮料。除了老板兼主厨方庆丁(63岁),厨房里还有方思慧和麦逊贤,他们分工合作,不一会儿,从前菜的面包、烤花椰菜浓汤,到色彩斑斓的烤蔬菜、咖啡、甜点陆续上桌,每一样都做得精致美味。

来自单亲家庭,有学习障碍的麦逊贤(30岁)是方庆丁的得力助手。方庆丁赞他勤奋,还说第一次见到他时,是在一个工作坊,当时导师指示麦逊贤将塑料从纸张堆里分出来。经过七年个人培训,他现在已有能力独立和有效地完成许多工作。拥有绘画与艺术天分的他,也会协助摆盘。

他受访时说,身为特需孩子的父亲,他深切了解女儿和其他弱势者在成长过程中所面对的挑战,因而希望给予女儿技能装备,同时培训一些与女儿有相同经历的人。

或许你会认为,社企餐馆着重的并非菜品和口味,有的只是背后的经营理念,事实上并不尽然。

工作时难免会遇到难缠或不尊重特需人士的顾客,嫌他们手脚太慢等。“听到这些话,我很不开心,想证明给他们看,我们能跟常人一样做得很好,希望大家不要小看我们。”

网络上与食客在访客留言册上的留言和正面评价,温暖了方庆丁和团队的心。他强调,餐馆的成功应该归功于许多双手。“我为我的员工感到自豪,他们付出了许多努力。”

所有新协立设施内的社企都致力于培训及雇用特需人士。邱玉雯说:“我们希望为弱势群体带来更多机会,同时为他们和整个社会建立联系纽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达到一个更具包容性的社会。”

群居厨房是与不同餐饮品牌合作开设多个“云厨房”,借以提供工作机会,造福弱势者与看护者。叶艾明说:“我们采用的是合作餐饮品牌的菜单,在一个厨房里,厨师可准备不同食物,这大概是我们与一般社企餐馆最大的不同之处。”

印象深刻的,是她提到眼睛干燥不适时,仍强逼自己继续完成工作。她说,与她合作的学员当中,有些是精神病康复者,有些有暴力倾向,还有些是自闭人士。“我不可能一直把自己脆弱的一面给他们看。人家给我机会,我也要利用机会帮助他人,他们学会了我也开心。”

稳定就业、自力更生,是许多弱势人士的共同心愿。

每天早上7时,视障人士陈美芬(49岁)就从实龙岗住家出发到厨尊食阁开档。

他坦言,本地街头巷尾虽不见流浪汉、乞丐,并不表示本地社会不存在这群失落的人。2006年他萌生开设厨尊的想法,掏出20万元开设厨尊食阁,为弱势群体创造公平就业机会。

Soul Food:因为女儿惠及他人

位于裕廊飞禽公园的群居厨房为食客提供素食餐。
位于裕廊飞禽公园的群居厨房为食客提供素食餐。(龙国雄摄)

陈美芬:因视障丢失工作

由新加坡协助残障者自立局(SG Enable,简称新协立)和社会及家庭发展部于2015年设立的新协立综合设施,是我国首个专为弱势群体提供职业培训与就业配对,集合了服务特需者的零售、生活与培训的社区空间。

社企食阁厨尊期待前来用餐的公众给予员工更多包容。
社企食阁厨尊期待前来用餐的公众给予员工更多包容。(龙国雄摄)

厨尊食阁:助弱势者学厨

Soul Food团队都经过一系列专业培训,餐馆尤其重视员工个人与食物卫生,以及工作环境的安全。

叶艾明坦言,做餐饮业挑战大,社企餐馆须仰赖社会大众支持,才可持续。当他看见特需员工们齐心工作时,就会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如果我们不做,谁来给他们机会呢?对一般人来说,那可能只是一份工作,但对特需者来说,那关乎他们的自尊。”

本地多家社企餐馆以食阁、餐馆,甚至是“云厨房”餐饮概念,积极帮助弱势群体就业,人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还能帮助他人,让心和胃同样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