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以身作则不多说
王德远少年时凭卡拉OK歌唱比赛冠军出道,曾是电视艺人,也是华文写作人,出版多本文集;当过时事节目编导、医疗器械公司高管,现任企业培训导师,并在南洋理工大学公共管理研究生院担任讲师。他的人生路精彩多姿,归功于父母身教有方,任他自由飞翔,在他遭遇挫折时默默支持。他与父亲王振春亦师亦友,感情亲厚,昔日父母用爱灌溉的幼苗,今日成长为扎根的树。
王德远成名很早,曾经是歌手、演员、时事节目编导的他,还在念中学时,获得金牡丹杯少年卡拉OK歌唱比赛冠军,与梁智强的制作公司签下合约,灌录了首张个人专辑《再见!伤心的回忆》,可真正了解了自己的志趣之后,王德远终究没有往演艺圈继续发展。
王德远说;“近年来我从事培训与演说事业后,由于需要以中英文发表演讲,我总是感恩自己活在新加坡推行双语的时代。我到中国演讲的时候,尤其感恩父亲从小让我们三兄弟在阳台上朗读社论,这在不知不觉间,为我们奠下很好的基础。”
王德远的父亲王振春退休前为《新明日报》编辑,母亲詹美龄则是全职家庭主妇。王振春最为人称道的是,曾经连续5年在《新明日报》写了一系列《根的系列》,而有“寻根作家”美誉。《根的系列》自1986年1月14日开篇,一直写到1991年4月,每星期一篇,每篇一整版,写到快300篇时划下句点。
对于王德远来说,父亲、母亲在他心中都是同样重要的,他说:“如果说父亲是撒种子的农夫,那母亲就是细心呵护这些种子幼苗的园丁。两者缺一不可。”
王德远与父亲感情深厚,王振春偶尔举办活动如新书发布会,王德远一定追随父亲身边,为父亲主持活动,带动现场气氛。王德远说,他从小就知道父亲忙于《根的系列》,至今,他们的家庭相簿里还有一张王德远拿着《根的系列》默默凝视的老照片,照片里的王德远不过七八岁。
王德远本科读的是会计,硕士和博士分别念了当代中国与公共管理。王德远说,回首过往,发现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父亲母亲对他的影响很深,但这种影响是属于长期的潜移默化。
至今,王振春以《根的系列》为题出版的作品已有13本,但他目前还不打算“鸣金收兵”,希望能继续写多几本。由于童年住在密驼路一带,他对密驼路特别有感情,也特别怀旧,目前正通过各种方式收集有关密驼路的资料,想要写一本有关密驼路的专著。
王德远对父亲的感佩也经常流溢于字里行间:“他依然孜孜不倦地写作,到处搜集资料,本着对历史浓厚的兴趣,撰写了一系列的狮城掌故,希望帮助我们年轻的一代寻找自己的根。看来,爸爸心中的这支笔,永远也不可能搁放下来。”
虽然儿子成绩不好,但王振春说,他当时并没因此乱了阵脚,或苛责儿子。为了引导王德远接触华文,喜欢上华文,王振春找来当时风行一时的《撒哈拉的故事》给儿子读,而三毛充满传奇色彩的沙漠故事果然吸引了正处于叛逆期的王德远,从那个时候开始,他渐渐喜欢上华文。
在王德远的成长过程中,王振春、詹美龄夫妇从来没严格要求孩子要考取好成绩,也很尊重孩子的兴趣和意愿,让孩子们有机会找寻及完成自己的喜好。身为爸爸,王振春与孩子的互动却更像朋友一点,不以说教的姿态与孩子相处。
离开演艺圈后,王德远一度在商界服务,曾经任职心脏支架上市公司柏盛国际投资关系兼总裁办公厅总监。他目前为企业培训导师,培训范围包括企业通讯、媒体关系、领导力、行销力、情商、演说力,以及时下最流行的数码营销与直播,客户包括美肤业、保险、医疗器械、养生、酒业、房地产、金融业等等。
王德远说,在他的成长过程中,父亲王振春经常向他们兄弟提起物理学家及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和杨振宁,在言谈中灌输他们:“不要害怕陌生环境,不要抗拒万变的世界”。他有感而发说:“曾经有好些年,我在企业担任高层的时候,一年之中有好几次需要自己一个人飞往美国、英国、瑞士、中国参加峰会,发表演说。刚开始的时候,人生地不熟,到了世界另一端的陌生国家,自己叫德士,有时候当地德士司机罢工,还必须拖着行李摸索公交车回酒店。接下来得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投资者,刚开始,心里真是有苦难言,但想到父亲过去的教诲,我不但很快地习惯这种独自一人,在异乡摸着石头过河的生活,而且还很享受。”
20岁时,王德远在《父亲的笔》写道;“父亲是我写作的启蒙老师。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已经知道,写作是父亲一生的爱好。”
王德远说:“小时候,父亲经常指着家里墙壁上挂着的松年法师的书法作品‘吃亏是福’提醒我们,宁可被他人负,也不要负他人。这句话也影响着我,到广州投资开餐馆,不但所有钱财都亏光,也没有得到对方的任何交代。当时心里原本快被沮丧和愤怒淹没了,但父亲一直努力灌输的‘吃亏是福’这句话却使我很快取得心态上的平衡,能够以较好的状态,努力而快速的去还清债务。也让我后来原谅了这群朋友,还主动请他们吃饭。”
王德远目前也任教于南洋理工大学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市长班”,这是个为期两周到三个月不等的高端培训或为期一年的研究生学位教育课程。
王德远说:“这件事也让我意识到,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毫无条件的。因此,我当时立志要无条件的回报他们,后来清还债务,翻了身,我立刻主动带他们出国旅游,去了他们过去没到过的澳大利亚,一起体验柏斯的农场生活。我也立志将父母给我的爱,毫无保留地与我的孩子分享。”
王振春与太太育有三个儿子,或许受老爸影响,王德远与两位哥哥德天、德高从小都爱写作,也给报章投稿,其中王德远比两位哥哥更具这方面的特点,他18岁时出版了第一本文集《喂!华人》,收录26篇文章,书写自己成长岁月的经历、心境,以及他的校园生活等。
在事业上,王德远认为,父母对他最大的影响是“执着”。“父亲一辈子坚持靠笔杆爬格子生活。在当年报酬不高的情况下,父亲依然孜孜不倦地伏案写作,养大了我们三兄弟。虽然我没有子承父业,但父亲那种热爱工作,对事业的坚持,是我至今秉持的核心价值。同时,我后来也受到父母懂得避开风险的习惯。父母虽然没有念金融,但理财投资都是低风险,稳回报。不懂的、不稳的、不靠谱的,绝对不投资。从他们身上学小心驶得万年船的做法,获益良多。”
王德远说;“母亲让我深深体会,真正关爱一个人,是‘做’而不是‘说’,别人不会听你‘怎么说’,而是看你‘怎么做’。母亲善于细心观察,很清楚自己的孩子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王振春说,王德远念中学时,由于喜欢音乐、歌唱和表演,既参加歌唱比赛又出唱片,风头很健,身为家长的他因此遭到周遭不少亲友的质疑,亲友们不明白他为何肯让孩子花那么多时间在歌唱和表演上。但王振春说,他总是对孩子充满信心,从不为了要王德远专心课业而放弃自己的兴趣。他认为,大人不应该阻止孩子发展兴趣,他有信心在适当的时候,孩子自然会有所转变。事实是,王德远曾自比为“风筝”,父亲王振春则是个懂得放风筝的人。
在王振春看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身教”比“言教”更重要,作为父亲,他总是避免对孩子讲太多道理,而是用实际行动去影响他们,他认为,这样对孩子更有影响力。
对于王德远来说,“母亲的爱,经常化为美食佳肴,与我们的心灵同在。她知道我们喜欢吃鸡饭,于是经常用她擅长的,也最地道的手法,煮美味的海南文昌鸡给我们吃。我和我的儿子最喜欢母亲做的酸甜咕噜肉。她选用最嫩滑的猪肉,蘸上适量的车轮粉,置入热滚滚的油,炸出一个个金光灿灿、玲珑有致的咕噜肉,再淋上秘制的酸甜酱,我们总是在第一时间,吃得盘底朝天。她看见我们不顾形象,狼吞虎咽,大快朵颐,眼角总是牵出慈祥满足的笑意。”
父亲“根的系列”潜移默化
王德远说:“父亲的《根的系列》的确影响着我,父亲虽然不爱言教,但他却经常说,‘树无根则倒,人无根则亡’。父亲寻根,是为了给新加坡留下足迹,让后代子孙有资料参考,对他来说是一种使命。父亲的《根的系列》,写的是本地微观历史,而官方课本里提供的是宏观历史。宏观历史只看到发生,微观历史却让我们看到血泪汗水。父亲的这个想法和做法,对我启发很大。
王振春说;“德远的学业成绩一度让师长担心,校长甚至请我去面谈。我前后见过立化中学两位校长,一位是梁环清校长,另一位是谭德明校长,但我对德远没有失去信心,我相信他是不会让我们失望的,问题是要怎样引导他学习。”
这一路走来,王德远其实并非一帆风顺,人生路途中也有一些曲折挫败。多年前,王德远大学毕业不久,在朋友游说下,年纪轻轻的就以当艺人赚来的所有积蓄,以及向亲友集资的钱财在中国广州投资餐馆,结果亏掉巨款,还欠下一身债务。
王振春说:“我和太太一路走来,一直都注意他交的朋友,虽然我们不爱‘言教’,但回到家我以身作则,我常看书,常买书。与朋友交谈,从没有粗言恶语,这些都是我的‘身教’,我觉得这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
现年43岁的王德远是本地为数不多的年轻华文写作者,出版了散文集《阿婆的手》《欧洲大逃亡》《我们正年轻》《喂!华人!》以及青少年成长小说《青春五堂课》等。他也是教育部推广华文学习委员会“驻校作家”计划的作家之一,每年到不同中学为学生提供华文写作培训。
为了让孩子有更多接触华文的机会,王振春说,有一个时期,每天傍晚时分,他经常拿着《南洋商报》当天的社论,在家中阳台上一字一句的读给三个孩子听,同时也让三个孩子一起朗读,这个黄昏读报的习惯持续了好些年,直到三个孩子渐渐长大。
王振春说:“有时候有些话想跟孩子说,我怕叛逆期的他们听不进去,于是宁可在饭桌上和太太‘聊天’,孩子在一旁听到我和太太的谈话,久而久之自然会铭记在心。”
但能够爱上华文,走上文学创作之路对王德远来说,并非理所当然的事。他坦承念中学的时侯,并非一开始就考取好成绩,华文也是如此,从最初的“词不达意,抗拒华文”到后来的大转身,蜕变为热爱华文,而且以华文写作和演说,这一路虽然崎岖不平,但收获丰富。
父子阳台上朗读社论
母亲是呵护幼苗的园丁
提起这一段惨痛的经验,王德远会想起母亲。他说:“这也是我人生最惭愧,最对自己失望的一次经历。我从14岁开始自给自足,但为了能够当上‘王总’,我竟然动用那么多钱,甚至伸手向母亲借。母亲很疼爱我,二话不说借了她辛苦积累的几万元积蓄给我。后来,当她从我郁郁寡欢的神态得知我投资失败后,不但没有怪我,还鼓励我,年轻跌倒是好事,能够很快地爬起,钱丢了可以再赚,她还提醒我,对生命的热忱之火熄灭了就很难重新点燃。”
王振春说:“这些年来,我对《根的系列》感情深厚,因此一直都很感谢当年为我开辟这个全版专栏的总编辑吴元华。”
(受访者提供部分图片)
王德远说:“从当电视、电台主持人,到制作时事节目,到加入跨国企业,到创办培训事业,到受邀在大学任教,我不追求黄金万两,只追求如何在当下的领域不断自我提升。以目前从事的培训工作来说,每当客户告诉我,他们如何因课程而得益,受到激发,我特别有满足感,例如最近的线上培训,我帮助学员尝试了生平第一次的直播,听他们分享兴奋的心情,我觉得付出是值得的。”
王振春对写作的态度也影响了王德远,王德远在文章中又写道,父亲虽然拥有好几支心爱的笔,但他写作的时候,随便拿起一支笔就开始写作了,而且一写“文字就像流水般,源源的流满整张稿纸”。王德远因此好奇地问父亲,为什么他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写作?王振春说;“这支心中笔,墨汁永远用不尽,是因为我天天看书,书里的每一个字,每一个道理,都是墨汁,只要我不停地看,墨汁就会不断地吸收进入心中的笔。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支笔,只是久而不用,又没有阅读的习惯,笔墨已干,笔尖已钝,笔还在,功能却已尽失。”
回想起第一次受邀到上海演讲品牌行销,王德远说:“演讲之前我并不知道,现场听众有超过1000名当地企业家,还好有过去在电视台担任华语节目主持以及在中国医疗器械公司担任投资主管的经历,让我信心满满的连续做了两小时的,互动性强的演说,也让我结交了许多当地的企业家朋友。因为新加坡的双语教育制度,让我过去吸收了大量西方的企业管理的经验和知识,又因为家庭教育的关系,让我能够以通俗易懂的华语和在场观众分享,在现场博得了掌声。”
“我是企业培训导师,在课程中经常会引用一些案例,别的导师提供的案例也许是大方向大动作,比如孙振义投资,马云得到回报几千倍,我受父亲影响,也喜欢谈微观视角下的人性,比如企业家或创业者面对什么挑战,他们曾面对什么火烧眉毛的事等等,我将这些案例穿插在自己的课程,得到了学员的认可。”
因父亲介绍三毛著作而爱上华文
听了父亲这番话,王德远深有启发:“写作不应该受外在因素的影响,更不该因为客观条件不足,而给各种理由,允许自己偷懒、停笔。”
王德远接触华文书籍之后,生活起了很大变化。他甚至开始创作,有一回还参加学校主办的微型小说比赛,竟然“一鸣惊人”,在老师、同学都意料之外下,他以一篇充满讽刺意味的微型小说《这是大家的意思吗》得了冠军。从那时开始,他每天写文章,到处寻找投稿平台,从本地主要华文报章《联合早报》《联合晚报》《新明日报》到当时的学生报《星期5周报》,甚至本地文学期刊、台湾报章等不断投稿。
王德远说:“当时读《撒哈拉的故事》特别引人入胜,也因此改变了我对华文的抗拒态度,后来又读了三毛其他著作,我好像在三毛的故事里找到自己,从此之后开始阅读本地作家的作品,例如尤今、希尼尔、张挥、胡月宝等,到后来也走进梁凤仪和张小娴笔下的女性世界,其他如刘墉对人性的剖析,鲁迅和秦牧的社会思想,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一直到近年的阅读有关中国的经济、政治与历史。”
王德远说:“父亲从不强逼我们去看书,但常常把好书放在桌上,吸引我们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