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独自发帖,自言自语,或是构成组群,七嘴八舌,侃侃而谈,吹水一番。或是与人争论,甚至组群成员发生内讧,互相攻击,选边谩骂。总之,网上交锋之后,若是旗开得胜,便洋洋得意,目空一切,自以为是。若是败下阵来,便悄悄偃旗息鼓,慢慢淡出,或忽如人间蒸发,无影无踪。沉寂一阵之后,又因难耐孤寂,眷恋“网尘”,于是,另立户头,改名换姓,或者换“性”,然后卷土重来,再度奋身成为网中人,上网说三道四,搬是弄非。

“智慧”时代原来如此,网络时代原来如此!

在这个讲求“智慧”的时代,多数人都认为,区分年轻与年长者最明显的标准便是“电子产品”与网络的运用。年轻一代跟电子产品,像是“与生俱来”,他们不是被称为“电子一族”,便是“低头族”。

其实,越来越多的长者,如今也弯腰弓背,“抬不起”头来了!

手机与电脑,似乎成了“智慧”的代名词;不懂得手机与电脑,不晓得如何浏览网络,不但会被视为落后,而且也跟“智慧”挂不上钩。

因此,缘始于网络,也灭于网络。要连接还是切断,易如反掌,全凭个人之喜怒。反正可以不必用真名实姓,即使性别也可雌可雄。有些只放张图片或画了个符,有如戴了面具,模糊不清,身份高深莫测,神秘兮兮,是否有难言之隐,不得而知。更有些晒出来的履历,洋洋大观,是否吹嘘自夸,无从考究,唯有等人“起底踢爆”。

我始终固执地认为,以网络或电子产品来传情达意,那种沟通的感觉,总是不如纸质那样,握在手中,深感温厚和情热。

在这个人手不止一机,或是不止一台电脑的时代,我不得不学上几手技巧,不得不强逼自己与时并进,贴钱学习使用的方法。或许是“智慧”不够,脑不灵手不巧,至今大概仅限于最基本的认识。

跟我年纪相仿的一辈,对网络上认识陌生人之事,多数还是抱持防人之心;年轻人则全无戒心,总觉得反正不是在现实中认识的,不算是真正的朋友,无论说什么干什么,甚至会引致怎样的后果,全不在乎。欢喜就好,兴之所至,天天问好,一朝翻脸,爱删便删,要拉黑便拉黑,一切都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