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别说这个以18世纪初叶英女王安妮与其前后任闺密的三角关系的题材,若落入某些学院派的英国导演手中,会拍得怎么正经八百、绅士淑女派头;这样的题材也可被那些跟中国宫斗剧主创同一思路的电影人,在没有电视尺度的掣肘下,炮制出三个女人的一台十倍香艳、阴沉,甚而腥风血雨的戏。可注意,《真宠》入围金球奖最佳音乐或喜剧类电影,而角色最是苦命、孽心的安妮女王饰演者Olivia Colman(奥莉微亚柯尔曼)则夺得音乐喜剧类最佳女主角,没看过影片的人还以为她是搞笑天后。
历史演义小说和影剧总是选择性利用史实来借题发挥。以前常有比较受瞩目的演义片、传记片等因树大招风,被人指指点点其扭曲历史之处。《真宠》的主创却逆向操作,在宣传影片多次“不打自招”地提出片中哪点不符史实。其实,导演Yorgos Lanthimos(欧格斯兰斯莫斯)是希腊人,编剧之一是澳大利亚人,以外人的角度省视、解构英国宫廷的这段暗黑史,自行凿破历史片的包装。
导演兰斯莫斯从“Dogtooth”(《狗牙》《非普通教欲》)到“The Lobster”(《单身动物园》)等片,就爱走非主流怪畸路线,架空现实,构筑天马行空的语境,置入惊世骇俗的角色和事件,却总是剑指真实的世界的阴暗面。如今,他执导看似最接近好莱坞、奥斯卡、普罗观众口味的类型片,却融入自己一贯的怪畸作风,在黑色幽默、黄色幽默齐飞的氛围中,兰斯莫斯的那对诡谲、冷冽、穿透角色的双眼,无所不在。
《真宠》(The Favourite)被熟悉好莱坞老电影的影迷当成《彗星美人》(All About Eve)的古装宫斗版,而华人观众则视之为从《金枝玉孽》到《甄嬛传》到《延禧攻略》的西片版。少数网友还纠结于东方和西方宫斗,谁比谁聪明,谁比谁狠辣。其实,两者时空语境大不同,影视剧又既会戏剧化夸大,也有因尺度、片长局限或叙事需要而简化、汰略史实细节。比来比去,不过是比哪一方的编剧比较会玩历史、搞演义、冲收视/票房而已。
《真宠》依据的正史,是英国介入西班牙内战,国会中的辉格党、托利党分别主战、反战,恶斗不息。安妮女王青梅竹马的闺密莎拉夫人一早成为对她影响力极大的政治顾问,是莎拉引导原本倾向托利党的女王转而支持辉格党。莎拉把家道中落的表妹阿比盖尔介绍入宫,工于心计的阿比盖尔一步步从宫女做到女官,成为女王的新宠。莎拉为了政治利益而与支持托利党的阿比盖尔展开宫斗,终究“后浪推前浪”。
本周影评
历史上,阿比盖尔入宫后,苦心孤诣了七年才成功夺权;影片大概压缩在一两年内发生,把前人对她们与安妮女王的“前后任”女同性情人的关系的臆测(没有史料佐证,只能确定都是闺密)当成故事的轴心,把这“两宠”之间的政争戏剧加工成三角恋(或该是前任有真爱,后任只是色诱),两女宫斗主要是为了争爱。比女王年长五岁的莎拉霸气而暴躁,一辈子受过度保护的女王则有孩子气;后者在看似温和又会适时撒娇的阿比盖尔身上看到了自己,因而“移情别恋”。为“叙事方便”,电影简化、架空的不只是政争背景,女王的丈夫乔治亲王也好像从无此人(历史上女王深爱丈夫),导致一些观众摸不着头脑,电影中看似一辈子“蕾丝边”的女王怎么曾怀孕17次?
把政争戏剧加工成三角恋
顺带一提,此莎拉夫人有两位非同小可的后代──邱吉尔首相和戴安娜王妃。
这样的架空、加工,落在功力平庸的导演手上,或使全片流于肤浅,纯为吸睛。但兰斯莫斯如此构筑这个替代时空,是有所为的。全片大量使用鱼眼镜头、急搖镜头、轨迹奇特的缓慢推轨镜头,扭曲了宽敞而金碧辉煌的宫内景象;服装设计刻意走黑白简约风,跟现实中安妮女王时代的明亮色调、强调针织细节的贵族服装潮流完全相反;许多灵动佻达的情节,游戏式的隐喻如宫廷内的古怪休闲活动和三次猎鸟活动也都可堪推敲。形式与主题由此统一,直指男权社会下(游戏规则还是男人制订、玩弄的,贵为女王也逃不出体制的五指山;而男人透过闺密来影响女王),三个女人就只能困在宫斗中。而突显同性恋题材又似乎是有意跟现时西方世界拥抱“多元”的趋势对接;影片推出时机对了,受落度也更高,也提升了冲奥(斯卡)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