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工不是免费劳工,而是宝贵资源,理应获得社会服务机构的支持与栽培。从事义工管理工作10年的李家显,乐见很多社服机构和义工如今转换思维,以更成熟的心态看待志愿服务。

“过去,义工常被视为免费劳工……社服机构已逐渐转换思维,意识到义工管理不是号召人来帮忙那样简单。它们更愿意投入资源培养义工,并把义工视为几乎与职员相当的人力,绝对不能‘用完即丢’。”

45岁的李家显曾在新加坡武装部队服务,过后转入教会工作。他10年前加入新生命社区服务担任义工管理经理,希望贡献一己之力,服务更广大的社会群体。他目前是义工管理部门主任。

例如,义工过去参加某个志愿项目之前,未必有机会接受培训;如今,社服机构会教导义工所需技能,并向他们说明项目对机构和受益者的意义,从多方面给予支持。机构也记录义工服务时长等数据,以更好地给予他们肯定,同时让义工更清楚所发挥的作用。

社服机构投入资源培养 义工不是“用完即丢”

他指出,刚入行时,社服领域不少人对义工管理缺乏了解。随着国家福利理事会2015年推出义工管理指南,并在2020年推出提升版,社服机构的义工管理策略也愈加成熟。

李家显观察到,冠病疫情前,许多人倾向参与短期志愿项目,往往只为了一次体验。疫情期间,人们居家办公,更愿意寻找住家附近的项目和服务更长时间。疫情后,许多人重返办公室上班,投入志愿服务的时间虽减少,但仍有不少人在能力所及仍维持这股热忱,令他感到欣慰和鼓舞。

为了做好工作,他经常与同事沟通,以充分了解机构内各项目和援助对象的需求。除了制定义工管理措施,他也与义工面谈,了解他们的兴趣和强项,以便为他们配对合适的志愿项目。此外,他与学府合作开发新项目,既照顾社区需求,也让学生通过志愿服务有所学习和成长。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