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估算,要改善44个无效保护区,每年需要至少1700万美元(约2240万新元)的额外投资。

东南亚2007年至2014年期间新设的80个保护区中,有超过一半没有发挥守护森林的作用,截至2020年,保护区内的7万多公顷森林持续遭砍伐,相当于新加坡的面积。

44个无效保护区是226种受威胁动物,包括白眉䴓(Sitta victoriae)和塞兰岛仓鸮(Tyto almae)这两种鸟的重要栖息地。保护区没有发挥捍卫作用,意味受威胁动物绝迹的风险更高。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政府的预算有限,加上社会低估保护区的价值等因素,全球有超过75%的保护区的资助不足,在投资人力和管理工具都面对挑战,

森林遭砍伐会排放二氧化碳,无效保护区每年排放约207万公吨二氧化碳;若把碳价定在每公吨5.8美元(约7.6新元),这个排放量的价格等于每年约为1200万美元(1581万新元)。

分析显示,保护区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分类标准管理,更可能实现保育作用。希瑞卡说,强制规定管理者根据分类标准管理保护区,或可促进透明度、问责制,乃至保护区的效益,但推出强制政策前,应先与当地社区、研究机构和非政府组织等利益相关者讨论,会比较理想。

希瑞卡说,新加坡是个金融中心,在推动全球碳交易已多次发挥牵头作用,接下来可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努力,支持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保育工作。

学者:建议通过碳信用强化保护区管理

希瑞卡说:“在许多地方,保育不是优先事项,导致资金分配不足,无法有效管理保护区,在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的东南亚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

包括菲律宾曼塔灵阿汉山(Mount Mantalingajan)在内,另有44个保护区的作用有限无法奏效,截至2020年已有7万2497公顷的受保护森林丧失。

他认为,培训保护区管理者,以及投资基础建设和科学研究等,为保护区投入更多人力和财务资源至关重要;同时,治理能力、社区参与等因素也将影响保护区的效益,应该兼顾。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博士后研究员希瑞卡(Sreekar Rachakonda)博士参与了分析工作。他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说,一般上,保护区不符合生产碳信用的标准,因为它们的碳抵消额外性(additionality)有限。

团队分析的80个保护区中,有22个的管理类型不详,其中15个更是沦为“纸上保护区”(paper parks),保护措施没有如期落实。

动物受威胁 绝迹风险更高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1994年修订保护地类型标准体系,把保护区划分成六个类型,每个类型应满足的保育指标不同。这个标准仅供保护区管理者参照,非强制规定。

根据分析,36个保护区捍卫了7万8910公顷的森林,相当于每年遏制约8821公顷森林遭砍伐,避免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达每年210万公吨。

但分析显示,许多保护区不能避免森林砍伐,若加强保护区管理有助减少森林砍伐,过程中避免的碳排放或可符合额外性的标准,碳信用得以在碳市场成立。除了鼓励生态保育,提供多一层保障,碳交易取得的额外资金也可用于改善无效保护区。

延伸阅读

新加坡国立大学自然气候方案研究中心领导的分析团队,利用全球森林变化监测数据,剖析东南亚80个新保护区的效益。这些保护区分布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地。

15个保护区仅是“纸上保护区”

这36个保护区是189种受威胁动物的重要栖息地,例如一种棘鼠(Tarsomys echinatus)依赖菲律宾的基坦格拉德山脉自然公园(Mount Kitanglad Range Natural Park),需要这个保护区发挥功效才能得以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