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价值观表达了我们共通的人性,以及那些犯错跌倒的人并非不可救赎的希望和信念。”

像苏菲安这样经过狱内辅导和狱后督导,受益于社区伙伴和关怀网络之后,想回馈社会的释囚群体,在黄丝带计划成立20多年间,已经日渐壮大。

他解释说,释囚和囚犯人口和新加坡整体人口相似,都有老龄化的趋势,可是与此同时,毒品犯罪却出现了年轻化的趋势,对抗和预防方面有不小的压力。业界和社区要对这些转变做好准备。

对于接下来的目标和挑战,郭永照说,社区要做好面对释囚需求改变的准备,采取对各年龄层更有针对性的措施。

接下来的改造重点将聚焦于如何动员社会中更多群体,例如成功融入社会的释囚们,让他们成为阻断者,以及继续发展我国惩教改造科学的学术研究。“这一学术方向相对小众,希望我们今后可以有更本地化的研究成果,增加国际影响力。”

释囚群体老龄化 毒品犯罪年轻化

大法官梅达顺在开幕致辞时指出,刑事司法系统维护的价值,不仅限于维护社会利益和社会道德,它还包括人人可获得公平审判的权利等原则,旨在尽可能地实现释囚的改造和重新融入社会的目标。

2011年,苏菲安刑满出狱后马上面临新挑战。“经过九年监禁,我跟外面的世界脱节,出狱后得加倍努力,用行动证明自己已经改过自新。”

监狱署心理与惩教改造部门处长卡兰姆星(Karam Singh)则说,我国在改造囚犯和让释囚重新融入社会方面采用了循证实践的方式,低重犯率显示其成效可观。

关怀网络伙伴新加坡肃毒协会成立50多年来,除了推广预防毒品意识,也为前嗜毒者及其家人提供支持,协助他们重获新生。协会执行董事郭永照说,20多年来,黄丝带计划的成效有目共睹:“20年前,社会排斥释囚,黄丝带计划传达了正面的信息,让社会对释囚的接纳度大大提高。”

卡兰姆星(Karam Singh)自1999年起在内政部担任心理学家。他目前负责的部门主要通过遵循证据、以人为本的方式进行实践,携手利益相关者并推动改造工作。(林明顺摄)

苏菲安当时感到迷茫无助,多亏有社区支持小组的一路扶持,他才能积极改变,走出阴霾。了解到社区关怀的重要性,苏菲安因此和新加坡回教研究会(Pertapis)等组织合作,帮助前罪犯和低收入家庭,同时参与策划狱中课程,定期举办激励讲座。“我自己经历过迷茫,所以想帮其他人一把。”

苏菲安现在积极回馈社群,希望为迷茫的释囚提供帮助。(林明顺摄)

延伸阅读

新加坡监狱署举办黄丝带社区日,邀请社区组织、释囚等惩教改造界人士出席“国际矫正与监狱协会”研讨会,分享惩教心得。

郭永照说,本地释囚的人口分布趋势值得注意。(林明顺摄)

监狱署今年主办为期六天(9月1日至6日)的“国际矫正与监狱协会”(International Corrections and Prisons Association,简称ICPA)研讨会,汇聚超过800名来自70个司法辖区的惩教改造界人士一同分享和交流,提升惩教改造水平。在研讨会进行之际,监狱署也在星期三(9月4日)推出黄丝带社区日,广邀业界人士、社区关怀网络伙伴和释囚交流心得。

“他的一句‘难道你完全不想改变?’,让我痛定思痛,最后在狱中考取了文凭。我到今天都还清楚记得,数学和英文成绩从个位数一路进步到90多分的过程。”

现年54岁的苏菲安(Sufian)是一名出席黄丝带社区日的释囚。苏菲安告诉《联合早报》,他在上小学时染上毒瘾,过去几十年因毒品进出监狱多次都不知悔改,直到40岁入狱,再次遇到19岁时碰到的监狱官,情况才有了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