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李总理亲自连同黄永宏召开记者会,强调母语教育是新加坡教育制度的一大基石,过去如此,将来也如此。政府无意降低母语的社会地位,也无意削减母语在小六会考所占的比重。

李总理1996年就成为新加坡华乐团赞助人,乐团原本担心他2004年接任总理后会卸下赞助人的身份,但他的反应是:“只要你们要,我就愿意继续。”

他也为乐团设下了期望和使命,每年在筹款晚宴献词中,总会提出乐团要追求高艺术质量,以及强调这是一个人民的乐团,希望乐团找到独特的“新加坡声音”。

然而,教育部必须不断更新母语的教学法、课程内容和考试方式,以配合社会和环境的变迁。根据教育部提供的数据,在小六离校考试中报考高级华文的考生占比,从2004年的25%提高到2023年的28%,而同时期在中学O水准会考中报考高级华文的考生,则从19%增加至34%。

他也不忘强调,培养双文化人才不仅是经济考虑。他说,虽然新加坡社会在不断改变,新加坡人仍须保留自己的根和文化,应该知道自己是谁,知道是什么力量造就了新加坡。

但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么高的语言天分,那些在家中以英语为主要用语的孩子在学习华文时一直遭遇困难,家长也倍感烦恼。李总理在1999年主持华文教学检讨工作时,为这些学生推出以口语为主的华文B课程,与此同时在鼓励学生掌握母语方面,采取了“上不封顶”的原则,放宽修读高级华文的条件,让更多学生以较高程度学习华语。

“在我担任官委议员期间,李总理会在休息室和我交谈,关注乐团的动向,而且问得非常仔细。他的脑子里装了整个世界,需要操心的国家大事已经很多,但还是会问起新加坡华乐团的发展。”——何伟山,新加坡华乐团行政总监

一方面因为他小时候接受了12年的华校教育,是名副其实的“华校生”,另一方面他感念我国的建国一代很多受的是华文教育,他很清楚需要用他们了解的语言向他们解释政策,通过他们熟悉的语言和他们沟通,体会他们的感受。他们都是他的选民,他是他们的代议士。这是感性的。

“李总理总是心系华社的各个团体组织,确保年长者和主要使用华语沟通的民众,有机会和管道去了解政府所要传达的重要政策。他审时度势,对华商、华人社团、华人传统以及华族文化等方面都起到推动、凝聚和传承的作用。我衷心感谢李总理这20年来对整个华社的引导。” —— 蔡天宝,总统顾问理事会理事、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名誉会长、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名誉会长

和李显龙总理做华语访问时,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因为他用的是很平实的生活语言,一些小时候学的成语谚语,甚至诗词名句,他信手拈来。他在这次访问时透露,他和三个年幼的孙女完全用华语交谈,她们的华语也不错。

2005年8月29日晚,李显龙总理(左一)在南洋理工大学校园举行的南大建校50周年纪念仪式上高举火炬,象征南大精神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档案照片)


华语、华社、华族文化,在李显龙总理心里一直有一个很重要的位置。

设立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的构想也是由李总理提出的,他也代表政府大力支持这个倡议;新加坡福建会馆租用位于东海岸的尚志中学旧址设立文化学院,也得到了政府的积极支持。李总理当时也说,希望华族文化中心和福建会馆文化学院为新加坡的文化开创新天地,使华族文化能够绽放出新的光彩。

为学生推出华文B课程 放宽修读高华条件

2010年5月11日,李显龙总理(左)连同教育部长黄永宏医生召开记者会,强调母语教育过去和将来都是新加坡教育制度的一大基石,并承诺母语科目小六会考比重不会调低。(档案照片)

李总理作为一个国家领导人,出任乐团赞助人,放眼全球也是仅此一个,这突显了乐团代表国家的高规格,也给了新加坡华乐团自信。

2010年,时任教育部长黄永宏医生接受《联合早报》和《海峡时报》专访时透露,政府正在探讨减低母语在小六会考总分中的比重。专访见报后引起各方舆论,配合那一年的母亲节,芳林公园就出现民众联署请愿活动,要求保留母语在小六会考中的比重。

谈到华文华语华社,不能不提南洋大学。李显龙上任隔年正值南大建校50周年。他在纪念仪式上以华英语发表演讲。以华语演讲时。李总理说:“南大毕业生得到建校先辈的启发,走出校园之后,在各自的领域辛勤耕耘,发挥了奋发图强,逆境求存的精神,对国家社会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向所有参与建校的人和团体致谢意,指出勇于开拓、百折不挠的南大精神,值得后人追忆、景仰和学习。

谈到新一代领导人是否会像他一样重视各族母语和文化的学习与坚持,他说:“他们跟我们的决心完全一样,他们也很了解,我们必须继续推动华语,必须维持这个双语的优势或者双语的竞争力。”


延伸阅读

华社方面,李总理一再强调华社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出任总理那年,宗乡总会和中华总商会举行千人宴,祝贺他上任。他席间对在新加坡学好华文的大气候,以及壮大本地双语人才作了乐观的展望,并呼吁华社协助推广华文的学习,使华文成为新加坡人的一种生活用语。

李总理是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的第一任赞助人,每一次见面,他都会问起总会的会务,也密切跟进项目的进展,对任何必须及时纠正的风气或人事都非常关注。

华社各界眼中的李显龙总理

李总理是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的赞助人,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华社,跟华社有非常良好的互动。在推广华族语言与文化方面,总理也都全力支持,比如在发动成立华族文化中心时,得到政府在资金方面的大力支持,以及提供了非常好的地段让我们来设立这个中心。

强调培养双文化人才不仅是经济考虑

“我要从一个语言教学专业的角度,对这个课程的总方向给予高度的肯定。它是适当的,也是符合学理的。” ——吴英成,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教育研究院教授

李总理也维持了委任双语政务官领导华社联络组的做法。这个小组最主要的是扮演桥梁角色,既把华社所面对的挑战和问题带到政府内阁去讨论,同时也协助解释一些政府政策。目前的贸工部长颜金勇、教育部长陈振声、卫生部长王乙康等都领导过这个小组,小组现在的主席是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长兼律政部第二部长唐振辉。

何谓新加坡华社?李总理2012年在一次电视访问中说:“我们的华社已经有百多年的历史、接近200年的历史,我们已经演变出独特的新加坡模式。我们的价值观、社会风气,跟其他种族交流的默契,这些都是其他国家的华社所没有的。”

李总理有很高的语言天分,除了中英文外,他也能用马来语自然地对话。学生时代,他还学过俄语。

“我们的一些重要庆典或者重要活动,总理都有参与,他私底下也会给我们一些鼓励,有时候也会邀请我们到总统府去和他共餐。”——蔡其生,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会长

自新加坡华乐团成立以来,李显龙总理(左二)就担任赞助人。2021年10月8日乐团庆祝建团25周年时,他与新加坡华乐团主席吴绍均(左一)、文社青部长唐振辉(右二)、华乐团副主席吴学光(右一)一起挥动指挥棒,象征中英文版纪念特刊《名家·华韵》的正式推出。(档案照片)

现在转回头来看,有更多家庭的用语已经改成英语,华文B课程的设置更是有必要,让这些学生以适合他们的方式学习华语。

李总理的家庭用语是英语,英语也是他的主导语言,因此他能够体恤家庭常用语是英语的学生学习的辛苦,以及在语言学习方面的特殊需要,因此提出设立华文B课程。

理性上,他很清楚掌握多一种语言能带来的优势。2003年他接受《联合早报》和优频道访问时说,如果只掌握英文不懂华文,只能从一个角度看世界,不能得到一个“立体的形象”。如果能够用双语,可以看两种语文的报纸或电视节目,就会有立体的了解。

而且李总理还不止是挂名,更以实际行动支持新加坡华乐团,包括一连赞助三届作曲比赛,打造具有南洋风格的作品。比赛中诞生的多部作品,如今已经是新加坡华乐团的保留曲目,经常在国内外演出。

李总理是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的第一任赞助人。华社领袖蔡天宝说,每一次同李总理见面,他都会问起总会的会务,也密切跟进项目进展。(档案照片)

宗乡会馆联合总会主席,同时也是中华总商会名誉会长黄祖耀当晚宣布,计划推出“华社语言基金”,并为基金筹集1000万元。李总理不久后在国会表明支持这项计划,并透露教育部会以一元对一元的方式给予资助。2000万元的基金当年在华人社群引起不小的震撼,大家都热烈讨论应如何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