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科学局医疗保健产品管理司司长曾清灵副教授说,消费者必须对保障自身健康负起一定的责任。若保健品以次充好或掺杂有害成分,可能对个人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严重的话甚至可能致命。

卫生科学局去年共起获超过112万件、黑市价达65万8000元的违禁保健品,数量增加逾五成。去年,另有1万2000多个违禁保健品的网络广告被撤下,比前年翻了两倍,1895名违例卖家接获警告。

卫科局去年也针对15款掺杂强力与违禁药物成分,或未经注册的保健品,向公众发出提醒。

在电子商务和社交平台,违禁保健品当中壮阳药占最多,有32%;头发和美容产品占18%;冠病相关产品和减肥药分别占9%和8%。根据这些被撤下广告的信息,约48%的卖家在新加坡。

在本地电商和社交媒体平台管理人的配合下,卫科局去年撤下1万2474个有关违禁保健品的广告,与2022年的4569个相比,几乎增加了两倍。卫科局说,这主要归功于国际刑警组织领导的两次国际扫荡行动。当局将使用科技监管网络平台,更快地识别和删除违规广告。

过去三年,有55人因涉嫌销售和供应非法保健品而被提控。

13人因使用违禁保健品而出现副作用,并向医生或卫科局通报。一些人还出现了严重不良反应,如出现俗称“月亮脸”的库欣综合征(Cushing’s syndrome),以及可能导致皮肤溃烂的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Stevens-Johnson syndrome)。

去年被控的16人当中,一名35岁男子因在社交媒体Telegram上非法进口和销售药品,被判坐牢30周。当时卫科局和移民与关卡局合作,循线到兀兰关卡和在宏茂桥的一个商业单位展开行动,查获超过9万4000个镇静剂和可待因药片,以及约45公升的咳嗽药水,黑市价估计19万元。

卫科局严正看待任何销售或供应违禁保健品的行为。一旦罪成,可面对监禁最长三年,或罚款最高10万元,或两者兼施。

与2022年相比,卫科局去年收缴违禁保健品的数量增加超过50%。含可待因(codeine)的咳嗽药水(59%)、壮阳药(15%)和镇静剂(14%)仍是最常见的三类违禁品。除了壮阳药,其他两种违禁保健品的起获数量都增加了。

卫科局指出,针对非法活动热区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是违禁保健品起获数量增加的主因。去年6月,警方和卫科局联合展开针对非法可待因供应商的扫荡行动,力度是2019年以来最大的一次,缴获约190公升含可待因的咳嗽药水,足以装满2100个90毫升的诊所处方药瓶。

销售和供应非法保健品 过去三年55人被控

最常见的掺杂成分包括违禁物质西布曲明(sibutramine),以及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倍他米松(betamethasone)和泼尼松龙(prednisolone)等类固醇。卫科局在五款减肥药中发现西布曲明,那些类固醇则见于五款用于止痛和舒缓咳嗽痛风等慢性疾病的产品中。

卫科局星期二(1月30日)发文告,公布2023年有关违禁保健品的全年数据。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