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杰律师事务所企业和非讼业务部区域主任谢锦发律师说,跨国大型律所派驻中国代表处的律师,多数都是不熟悉中文的外国律师,往往须聘请通译员协助沟通。
“因地缘政治问题,很多在中国的企业为了规避政治风险,积极探讨在亚细安国家扩充生产线,以便更好地服务国际市场。”
满足中国法律要求不易
也因为不断看到客户在中国和区域扩展业务、有重大的跨司法管辖区事务,安盛确定有必要在上海设代表处,深信它将为这些客户发挥作用,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
当时,本地和东南亚区域内的很多客户纷纷到中国设厂办企业,也有不少中国公司前来新加坡投资。
考虑到中国和新加坡法律服务的需求很多,王律师事务所于2004年和2010年分别在上海和北京设立代表处,后于2020年把业务整合到上海代表处。
谈到律所面对的挑战,何军和钟宏江律师指出,不论是新加坡企业到中国发展,或者中国企业到新加坡或通过新加坡发展国际市场,涉及中国法律服务市场的增长还是受限于新加坡市场的规模。
新加坡安盛律师事务所(前称艾伦格禧)在中国上海的第一个中国代表处,预计2024年1月24日开幕。本地律所立杰律师事务所和王律师事务所,则已在上海开设代表处。比起跨国大型律所,新加坡的“土生”律所在中国有什么优势?它们面对什么挑战?中美博弈不断对中国代表处又有什么影响?本期《说法识法》邀来本地这三所大型律师事务所负责人解说。
精通双语 新加坡律师成挖角目标
针对这个问题,立杰律师事务所(Rajah and Tann LLP)企业和非讼业务部区域主任谢锦发律师认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启动,意味着成员国的经贸互动也必相应增加。
“我们的挑战是跨国大型律所规模较大,资金雄厚,能高薪挖角,新加坡律师是它们的猎取目标。”
“安盛在中国的投资是精心制定的战略,而非短期的增长战略,旨在确保我们在整个区域为所有客户持续提供优质的服务。”
他指出,安盛律师驻中国能在当地直接服务客户、更贴近中国市场、深知中国客户和企业的需求,以及中国的法律和商业环境。
“我们与中国和国际客户广泛合作,能为涉及中国、新加坡、东南亚和世界的各项复杂和多司法管辖区的境外和境内交易,提供可靠和具战略性的建议。”
另外,外国律所驻华代表处要满足中国法律的要求不容易,例如新加坡总部派驻人员数量、资格要求和居住时间等。
“凭借我们的国际专业能力和资质、本地专业知识和经验、对中国和国际的市场和商业文化的了解、精通中英文的能力,我们可拉近中方与外方之间的距离,为我们的跨境事务带来一套独特、显著和增值的技能。”
不过,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加上中美博弈仍在继续,是否对新加坡律所的中国代表处造成一定影响?
调派到中国代表处的新加坡律师因为精通双语,比在当地设代表处的外国大型律占优势,但他们也因此成为挖角对象,对本土律所构成极大挑战。
安盛律师事务所(Allen and Gledhill LLP)管理合伙人许锦泉律师指出,中国仍然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中国经济今年预计增长约5.2%,是增长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除了服务到中国或新加坡投资的公司,王律所的上海代表处也服务选择新加坡仲裁的当事人,其客户包括新加坡的上市公司、新加坡政联公司、亚细安和欧洲等国家的公司等。
“中国最近还说,尽管国内的增长放缓,但亚细安仍是‘一带一路’倡议投资的优先事项。”
何军和钟宏江律师说,中国向来是王律师事务所重视的市场,“对于在中国扩充业务的计划,我们会按照市场和客户需求来做判断”。
中企为规避国内风险 积极布局亚细安市场
“我们团队由有资格、经验丰富、双语精通的本地和国际律师组成,在中国拥有长期和广泛的经验。
按中国市场与需求 本地律所扩大业务
他指出,通过对经济的密切监测和向客户收取的反馈,安盛了解中国在未来将成为客户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加坡律师精通双语,没有沟通障碍,这是其中的优势。另一是很多中国企业对新加坡和亚细安地区感兴趣,跨国大型律所在这方面相对没有优势。
王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何军和钟宏江律师说,以在中国提供法律服务的方式和质量来讲,本土律所和跨国大型律所并无区别。
王律师事务所(WongPartnership LLP)合伙人何军和钟宏江律师说,王律所的上海代表处主要是服务中国现有客户的日常法律需求和到新加坡投资的客户。
“我们在中国已有一群新加坡客户,并且比外国律所熟悉新加坡和亚细安市场,这些是我们的主要优势。
王律师事务所早在1994年就开始中国业务,是新加坡最早设立中国业务组的律师事务所之一。
谢锦发说,立杰律所于2003年设立上海代表处,当时中国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不久,大量外资涌入,涉外法律的需求激增。很多中资企业也到境外上市融资,新加坡交易所便是热门选择之一。
立杰的上海代表处提供多面的法律服务,当中包括跨境投资、基金和家办设立和运作、海事海商、国际贸易、跨境纠纷解决、仲裁和调解等,客户包括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凯德集团、中国银行、中远集团、小米,蚂蚁金服、腾讯集团、青建集团等。
近年来,到新加坡投资及把本地充作区域或国际总部的中国人和中国公司大增,本地律师事务所设在上海的代表处得以发挥作用,满足相应增长的新加坡法律服务需求。
“新加坡总部有现成的新加坡客户群,与这些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他们习惯由我们服务,因为我们较了解他们的标准和作风,服务也达到他们的要求。”
安盛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许锦泉说,安盛的上海代表处虽然是新实体,但安盛的律师在中国已扎根多年。
“上海代表处主要发挥联络和协调的作用。我们会继续观察和关注市场走向和客户需求,灵活地调配资源,确保客户获得及时和优质的法律服务。”
他指出,中国的数码经济和绿色经济也发展迅速,亚细安国家正好需要这些产业,包括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立杰拥有亚细安最大的律师网络,能为这些发展提供相关法律服务。”
“近几年中国对外投资增长,尤其在亚细安国家较显著,投资类诉讼也增加。接下来我们会不断加强团队,开拓新业务领域,包括探讨大湾区、京津冀经济圈、中西部地区等,也可能在这些地区设立代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