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超过五年急救经验的洪启勇受访时说:“我在家楼下遇到林洸民,拿了自动体外除颤器就赶往现场,合力为谢先生实施心肺复苏术并使用除颤器进行电击,不久后民防部队人员就到场接手。”

林洸民指出,有时接到警报后只有他一人在场,希望以后有更多人学习急救知识与技能。

这两名接受过心脏复苏训练的社区先遣急救员在星期六(10月14日)第12届“心脏工程”活动颁奖礼上,从获救的谢先生手里接过“救人一命奖”(Survivor Award),以表彰他们伸出援手的善举。

洪启勇和林洸民今年3月13日清晨5时30分左右收到myResponder手机应用的警报后,赶往后港住家附近居民的家中施救。

他们两人告诉《联合早报》,看到谢先生如今已无碍,感到非常欣慰。林洸民说:“获奖不是最重要的,能看到自己救过的人康复才最开心。”

救人英雄林洸民(左)和洪启勇(右)合力救回突发心脏骤停的70岁谢姓男性居民,获颁“救人一命奖”。( 梁麒麟摄)

曾志强指出,2011年,旁观者中会心肺复苏术的占比仅22%,每五个心脏骤停的人当中,仅有一人接受了旁观者实施的心脏复苏救助。这一数字如今已是原来的三倍,达到五分之三;懂得如何操作除颤器的人数占比,也从每50人中有一人增至每10人中有一人。

延伸阅读

本地每年有超过3000人发生心脏骤停,其中80%以上的病例发生在住家和公共场所。这些院外突发性心脏骤停病例数逐年增加,2020年已达3432例。

心脏急救训练参与者中,有800名来自13所不同学府、横跨各年龄段的师生,参与的学校包括小学、中学、理工学院等;其余参与者则是自愿报名的公众。

洪启勇(44岁,公务员)和林洸民(42岁,机械工程师)清晨时分收到myResponder手机应用警报,得知附近有人在家中发生突发性心脏骤停。他们立即前往救援,成功救了70岁的谢姓男居民。

为纪念星期一(16日)的世界救心日,在今年“心脏工程”活动现场,有超过1000名参与者聚集体育城,学习如何实施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简称CPR)、操作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简称AED)。他们完成心脏急救训练后,将获得新加坡心脏基金会的认证。

新加坡心脏基金会助理名誉秘书曾志强副教授致辞时说:“及时使用心肺复苏术和自动体外除颤器可以挽救生命。它能让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提高50%; 而使用规律的电击能使存活率提高一倍以上。”

文化、社区及青年部兼社会及家庭发展部高级政务次长蔡瑞隆出席活动,并和获救者一起为施救者颁奖。今年共有34名急救人员获表彰,包括社区先遣急救员、调度员、消防员和救护人员。

洪启勇说:“助人为快乐之本,看到自己学到的技能真的能帮到他,感觉很有价值和意义。”

心脏骤停每年逾3000起 且逐年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