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工程料年底竣工 裕廊渔港将设130个摊位

有26年历史的圣诺哥渔港将在明年农历新年后关闭,随后展开搬迁和拆除工作,约20名鱼商将迁至裕廊渔港继续营业。

圣诺哥渔港的渔获供应占本地总海鲜进口量约4%,拆除后的渔港和码头地段将交回给新加坡土地管理局。

振顺鱼行老板汪欣(43岁)在圣诺哥渔港拥有三个摊位,他在大学毕业后接手父亲生意,十几年来致力于为鱼行的生意转型。除了在渔港经营批发和零售生意,他如今也是100多个食品业者的供应商。

新加坡食品局今年9月底为圣诺哥渔港的拆除工程进行招标。根据招标文件,圣诺哥渔港明年4月将交给负责拆除工作的承包商,整个拆除工程估计需13个月。食品局在答复《联合早报》询问时证实,鱼商最迟得在明年3月搬迁。

他说,人们越来越少上巴刹买新鲜鱼,最近又传出马来西亚出现死鱼群、日本排放核废水等消息,进一步打击渔港的生意。为了另寻出路,他主动找到烧烤食品业者和餐馆等目标客户,以供应商的身份为他们提供货源。

延伸阅读

裕廊渔港去年上半年开始展开翻新工程,加建一座单层建筑,以增设20个摊位容纳圣诺哥渔港的鱼商,相关的翻新工程预计在今年底竣工。翻新后的裕廊渔港将设有130个摊位。

勿洛北巴刹摊贩佘绍坤(65岁)一周会有四天到圣诺哥渔港进货,每次会花上三小时挑选海鲜和对比价格。他说,虽然现在很多鱼商提供网购和送货服务,但30年的作息很难说改就改,他还是习惯到每一个鱼商走一趟,确保买到当天最新鲜的鱼。

《联合早报》记者星期六(10月7日)凌晨1时多走访圣诺哥渔港时,鱼行的员工正忙着将罗厘上一箱箱的鱼倒在摊位里进行分类、标价和处理。记者在场采访至凌晨3时,期间上门的顾客不多。

他说:“以前是客人来找我们,现在是我们去找客人。渔港已经变得更像是一个工作间,用来处理和包装鱼肉,以及按照订单送货等工作,搬到裕廊渔港反而会更方便,因为我不用等裕廊渔港上岸的海鲜运送到圣诺哥来。”

他说:“我以前也会在裕廊渔港进货,但是一些华人特别爱吃的鱼类如红哥里、黄瓜鱼和白肚鱼,在圣诺哥的价格会比较便宜。未来鱼商集中在裕廊渔港对顾客来说会更方便,选择也更多。”

新加坡鱼商总会主席、海声鱼业创办人洪维恩(73岁)透露,新建筑的工程已完成80%,年底应该能顺利完工。“不过,鱼商还需要一些时间安装工作设备,加上农历新年期间很难找装修商,预计鱼商会在农历新年过后才正式搬进来。”

她说:“我们只做传统的批发生意,没做供应商也不卖冷冻鱼,加上孩子不想做这行,因此没有必要转型。如果搬到裕廊后生意还是不好,应该会直接结束生意退休。”

圣诺哥渔港的海顺联合鱼行老板娘李春叶(63岁)跟随丈夫营业超过40年,客户以巴刹摊贩和煮炒档为主,偶尔也有印度小超市来进货。她说,渔港的生意近年越来越差,老年人几乎不再来买鱼,年轻人也很少吃,每天买进的海鲜有将近一半卖不完。

食品局于2020年6月宣布,当局计划最迟在2023年关闭圣诺哥渔港,此举是为了整合两个渔港的运作,以便让鱼商和顾客集中在同一个地点批货做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