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加工塑料品前,杨伦佳会研究相关塑料种类的熔点,以及在什么温度下会产生有毒气体,以避免“好心办坏事”,造成环境污染。“为此,我购入了显示温度的热风枪,确保温度保持在安全范围内。”
塑料瓶须约450年分解,杨伦佳因此将品牌改名为“450sg”,以引起对话,并提醒饰品穿戴者有意识地减少使用塑料。
首个试验品是她刚喝完的绿茶瓶子。这个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制成的塑料瓶(俗称“宝特瓶”),在杨伦佳的巧手下,化身为精致的绿色花瓣耳环。
“酒吧每天售卖大量的啤酒,但瓶身和瓶盖最终都会被丢弃,我觉得非常浪费,特别是带有精美插画的瓶盖。因此我开始向酒吧索取这些铝制瓶盖,制作成耳饰。”
一小片从宝特瓶剪下的塑料,边缘经加热会蜷缩,形成一片片如同艺术品的透明花瓣。在新加坡,很多用过的塑料瓶,都被丢弃在垃圾埋置场度过“余生”。
塑料在加温后会蜷缩起来,形态犹如花瓣。(受访者提供)
杨伦佳改造的塑料品主要来自家人和其他支持者的捐赠,除了宝特瓶,还有洗发水瓶和瓶盖等。
杨伦佳(26岁)四年前开设饰品店,仅是出于对制作手工饰品的喜爱。当时她还是一名平面设计师,办公室的楼下是一家酒吧。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塑料对环境的伤害,杨伦佳在社交媒体Instagram上科普相关知识,并鼓励人们更注意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塑料。“未来,我希望能与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和公司一起开展环境、社会和治理(ESG)项目,推广这个环保目标。”
过程中,杨伦佳一家也培养了回收的习惯。“我的家人从我在网上发布的信息,进一步了解塑料垃圾的问题,更在家中设立了回收角落。但我也提醒他们,不要为了帮助我制作饰品而刻意去购买塑料品。”
延伸阅读
她后来通过研究网络资料发现,更多人习惯回收铝制品,但其实废弃塑料的问题更大。因此,在探索使用回收材料制作饰品四年后,她转向主打回收塑料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