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福波说,随着市区重建计划的推行,租赁组屋的搬迁问题仍会出现,他建议有关部门制定一套解决方案,减轻年长者搬迁过程中的困难以及适应新环境时的焦虑不安。

潘建机起初用推车慢慢将一些小物件运至马路对面的新家,但要整理收纳好所有物品,悉数搬到新家并非易事,尤其是搬运家中的重物。结果,在义工团队的帮助下,他顺利完成搬迁。

在原本不到45平方米的租赁组屋里一住就是近半个世纪,住家空间之外,组屋楼下的公共空间也成了杨苹兰生活的重要部分。她说: “有时候在家里很无聊,就下楼走一走,去乐龄中心或者跟其他人聊聊天。大家都认识彼此,很开心的。” 

在大巴窑5巷第29座组屋居住了48年的谢初华(71岁,建筑工人)和杨苹兰(65岁,校车职员)3月初搬到了位于兀里连路的另一个租赁组屋单位。

合租的生活和室友之间难免有些摩擦,在搬迁前夕室友搬走后,喜欢独处的他,在离世之前,算是难得过上几个月清净的生活。

潘建机自1969年起就居住在大巴窑一带,在第29座的租赁组屋居住了超过30年。考虑到年龄问题,要搬离这里去到一个相对陌生的社区生活,对他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陈福锦的家当很少,房间也格外整洁。他生前受访时说,他自2004年住进第31座租赁组屋,其间一直是和别人合租。

从一处的租赁组屋搬离到另一个租赁组屋,最让杨苹兰不舍的,是多年来在邻里结识的老友。各自搬迁后,周末聚会的美好旧时光便和旧屋一样,成了一段回不去的过往。

义工建议制定解决方案 减少年长者迁新居焦虑

新居旧家布局几乎一样 最大困难在于搬迁过程

2021年7月,建屋发展局向这两座组屋内约400名受影响的租户发出搬迁通知。92岁高龄的潘建机是其中之一。

这项义工活动的发起人温广荣(50岁,企业律师)和汪福波(57岁,全职义工)两年多前为这两座组屋的年长者派发食物,因而得知他们即将搬迁的消息。后来汪福波召集了新跃社科大学老年学硕士课程的十几名毕业生,义务帮助像潘建机这样的年长租户搬家。

所幸的是,他成功申请到大巴窑5巷的组屋,并在去年9月入住,新家的布局也几乎同以前一样。相较于熟悉新环境,他最大的困难在于搬迁的过程。

作别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地方,杨苹兰搬迁至新的社区后,还是习惯回到熟悉的大巴窑购买生活所需。她说:“前三个星期真的没有办法适应新屋子,也没有办法入睡。像该到哪里搭巴士等等生活琐碎的问题都要重新适应。”

义工也透露,有一名独居的老人陈福锦(81岁),在去年9月搬至大巴窑另一处租赁组屋后不久便去世了。

配合市区重建局总蓝图的规划,大巴窑5巷两座租赁组屋的大多数租户已于今年3月陆续完成搬迁,在大巴窑、比达达利、兀兰等组屋区开始了新的生活。

从一处的租赁组屋搬离到另一个租赁组屋,最让她不舍的,是多年来在邻里结识的老友。她回忆说,他们有一个“榕树下的聚会”。每个周末,第29座和31座的居民都会相聚在第29座组屋的烧烤处,各自带上自家烹饪的美食,愉快地吃喝交谈。各自搬迁后,这样美好的旧时光便和旧屋一样,成了一段回不去的过往。

在这个小小的租赁组屋内,堆满了潘建机30多年来的生活印记和回忆,这次搬迁他决心舍弃早年经营咖啡店时留下的一些家当,以及那些已经用不上的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