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凤从2018年起开始拯救食物计划并分发给街坊,疫情期间,很多受影响的就业人士如出租车司机等的收入受限,就主动联系她。于是,她和丈夫开始更大范围的抢救原本要被丢弃的各类食物,再分发出去。
除了丹甘,盛港食物拯救在全国设了10多个分发点,包括租赁组屋。李秀凤说,疫情期间最多一天有600多人到丹甘领取食品,如今每周平均有两三百人,其他站点则有几十到上百人不等。
李秀凤称领取食品的公众为“拯救者”,同时也强调:“拯救食品行动不是一种慈善或施舍,而是为减少食物浪费的环保行为。”
这拯救食物组织发起人李秀凤(45岁,自雇人士)打算扩大计划,让更多有需要群体优先领食物。
随着人龙越来越长,有些人一家大小到场,领取的食物远远超出所需,盛港食物拯救也意识到应关注平等问题。他们去年开始收取2元的入场费,要求每个人只能装一个推车的食物,最近也为孕妇及行动不便的老人设优先队伍。
每逢星期六,无论晴天雨天,盛港西丹甘(Thanngam)轻轨站旁的帐棚外总有两三百人在排队,等待领取即将或已经过期的免费蔬果粮食。大家手里一辆推车,有的从附近住家步行过来,有的从其他地区搭公共交通或开车前来,因为人多,排队总要耗五六个小时。
分发的果菜除了菜心、包菜、橙、洋葱、胡萝卜等,也不乏草莓、蓝莓、樱桃和桃等比较贵的水果。农历新年期间,还曾分发冰冻海鲜。
延伸阅读
免费分发食物的是名为盛港食物拯救(Food Rescue Seng Kang)的食物拯救组织,而食物多数来自蔬果批发商,目的在于减少食物浪费,疫情期间也帮助不少弱势群体。疫情趋缓后,领取免费蔬果粮食的人越来越多,虽然多数是附近居民,但未必人人缺乏经济能力。
本月起,他们也让持有社保援助计划(Community Health Assist Scheme,简称CHAS)卡的人士优先排队,实施的第一个周末有41人受益。
李秀凤强调:“类似罐头或是干粮这一类食物只有过了保质期,商家才会捐给我们。每次分发时,我们都尽量告诉民众,虽然保质期过了,这些东西还是可以吃的。”
住在蔡厝港的郭美宝(38岁,专科医生)从网上得知这个活动,不时和妈妈到丹甘领取食物。“这里的食物种类多,质量也不错,每次来都能领到很多,够我们一家三口吃七天至10天。我们既能省钱又可减少浪费,一举两得。”
随着排队领取食物的人越来越多,人龙延伸到组屋社区内的场地,周边的住户有了怨言,于是李秀凤向议员申请一个更为合适的场地,最终敲定在丹甘轻轨站旁设立主要的分发中心,这相信也是本地最大的分发活动之一。
记者在分发活动开始前两小时到场,帐篷外已有上百辆推车“排队”,它们的主人自备小板凳,在不远的阴凉处歇脚聊天,打发数小时的等待。
发起人:不是慈善计划 是为减少食物浪费的环保行为
这让人不免思考,这类食物拯救活动,是该只考虑减少浪费,还是也应借机援助贫困,让环保活动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