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梅凤指出,家长和学生意识到双语和多语能力的价值。“现在的问题不是不要学好华文,而是怎样帮助学生学好华文。网络和社交媒体蓬勃发展,有心要学华文的人可以通过在线平台和应用等,随时随地学习。我们正处在一个有利于华文学习的时代,应积极乐观把握机遇,开创教育的新局面。”

曲景毅:许多领域对 双语人才求贤若渴

与会者认为,科技时代更凸显人文素养、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性,打好稳固的基础是关键。也有大学代表提到华文学习在高中及之后“断层”的问题。

座谈会名为“前瞻:新科技、新社会与新加坡的华文教育”,邀请教育和媒体界代表主讲,旨在探讨ChatGPT人工智能等科技发展,以及新社会现状为华文教育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国大中文系主任王昌伟教授希望,座谈会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促使大家思考我国华文教育的未来方向。

她说,新加坡作为多元种族社会,各族群对各自空间的重视,不应当作零和游戏。人们要更开放地接受新移民,新移民也要设法理解本地社会。

这位新移民向来在家强调使用华语,有一次带孩子外出,发现孩子与其他新移民孩子交流时全程用英语。他认为,个人的学习态度可能要比能力来得重要,学习态度好的本地学生同样可以有好的表现。

科技发展可为教育开创新局面,教育部母语处将与新加坡全国人工智能核心计划合作,开发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使用的人工智能口语练习器。

新报业媒体华文媒体集团社长李慧玲认为,对于华文教育课题的讨论,态度要正确且务实,也要重视知识结构的问题。

“我们一直在谈的可能是语文教学的问题,但其实它不仅仅是语文的问题,不只是一个中文系,也不只是华文老师的问题。”

教育部课程规划与发展司(母语处)司长王梅凤出席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建系70周年举办的座谈会时,透露这项计划。

他也指出,在信息充斥的时代,片段式信息容易降低学生的思辨与思考力,学会查证成了重要的媒体素养。学生更应从小培养阅读习惯,建立批判思考。

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院长符传丰博士说,人机交互模式的变革已来临,教师也应具备数码和媒体素养,探索如何善用科技为教学减负增效,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等技能。

他认为,华文教育有两个断层现象,一部分的学生到了高中不再须要学华文,而那些在高中修读双文化、语特等课程的学生上了大学没继续深入学习双语。他建议把大学语文作为必修课,可当通识教育的一部分。

她透露,新加坡国立研究基金会将通过新加坡全国人工智能核心计划(AI Singapore)拨款800万至1000万元来开发人工智能口语练习器,研发能讲三种母语的机器人,预计需要三年到四年的时间完成。

义安理工学院中文系主任康格温博士认为,科技时代更需要人文关怀,也更重视横向的跨领域技能,人们不必抗拒人工智能。

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主任曲景毅副教授留意到,大学开放日活动上,常有人关注中文系学生出路有限的问题,实际上,许多领域对双语人才求贤若渴。过去五年,南大中文系每年培养的本科生,超过40%毕业后到不同政府部门工作,当教师或媒体工作者的不到两成。